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武令·包公赋(图文)

(2012-07-11 09:00:00)
标签:

【原创】合肥市

包公孝肃祠

包拯

清廉

正气长浩

分类: 名胜风景//游记

苏武令·包公赋(图文)

苏武令·包公赋

——安徽·合肥包公祠游记

图文/Ljm

                   

          孝肃包公,清廉天表。

          一生正气长浩。

          铁面无私,端正朝纲,不屑奸贪同道。

          情系民、世人敬仰,家门贫、不思图报。

          留青史、功名永镌,千秋碑刻,祠堂皓月长耀。

          忠贤贞臣,高风亮节,清心洁身无恼。

          家训戒子孙,世代谨传,吾辈受教。 

 

苏武令·包公赋(图文)

 

苏武令·包公赋(图文)

 

苏武令·包公赋(图文)

 

苏武令·包公赋(图文)

 

苏武令·包公赋(图文)

 

苏武令·包公赋(图文)

 

苏武令·包公赋(图文)

 

苏武令·包公赋(图文)

 

苏武令·包公赋(图文)



     【包拯】 包拯(999—1062),宋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字希仁。天圣朝进士。

     【包公祠】包公祠全名“包公孝肃祠”,位于合肥市环城南路东段的一个土墩上,(这个土墩又有“香花墩”的雅号,“清溪流出荷花水,犹是龙图不染心”。这是宋衡“游香花墩谒包孝肃祠”的诗句)。是包河公园的主体古建筑群。明弘治元年(1488年).庐州知府宋鉴在此修建包书院,故名为包公祠。包公祠是纪念宋龙图阁直学士、礼部侍郎、开封府尹包文拯的公祠。到嘉靖时,书院得以重修,改名「包孝肃公祠」。

     包公祠为白墙青瓦构筑的封闭式三合院组成。主建筑是包公享堂,端坐包拯高大塑像,壁嵌黑石包公刻像,造型生动逼真,双目炯炯,慑人魂魄,威严不阿,表现了“铁面无私”的黑脸包公的凛然正气。塑像旁是一副对联:「一水绕荒祠,此地真无关节到;停车肃遗像,几人得并姓名尊。」在包公像前,陈列着包公生前处决犯人的三具「狗头铡」的复制品。

     【包公墓】包公墓全称:包孝肃公墓园,位于合肥市内包河南畔林区,与包公祠紧紧相连。整座墓园面积1200平方米。墓园由主墓区、附墓区和管理区组成。主墓呈“覆斗型”,墓室内安放有包拯墓志铭和2.4米长的金丝楠木棺,棺内安放包拯遗骨。北侧是附墓区,有包拯夫人董氏及其子、媳等墓5座。整个墓园庄重肃穆,寓包拯禀性峭直、刚毅之意。

     包拯病逝于北宋嘉七年(1062年),次年由开封护丧归葬在今合肥市东郊大兴集。

     包公曾言:“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也。故有“不肖子孙,不得入墓”的传说。

     【 包公家训】家训①: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昭后世。

     【包公诗】包公诗: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金钢不作钩;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

 

苏武令·包公赋(图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