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主义建筑(17- 18c.)
16世纪以后,法国走向统一,建筑风格也逐步脱离哥特传统而走向文艺复兴。17世纪中叶法国成为欧洲最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此时的法国在政治上倡导绝对君权,在思想上鼓吹唯理主义,艺术上则表现为象征有组织、有秩序的古典主义文化。古典主意对其他先后走向君主制的欧洲国家有很大影响。
一、 主要建筑特点
1、 排斥民族传统与地方特色,崇尚古典柱式,强调柱式必须恪守古典(古罗马)规范。崇尚晚期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建筑理论。
2、 在总体布局、建筑平面和立面造型中强调轴线对称、主从关系、突出中心,倡导规则的几何形体。
3、 立面强调严谨的构图,倡导横三段和纵三段的构图手法,并严格规定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以此来象征永恒感和秩序感。
4、 在建筑外形上追求端庄、宏伟、简洁,室内则追求豪华,在空间效果和装饰上表现为强烈的巴洛克特征。
二、 主要实例
1、 尚堡府邸(Chateau de Chambord):建于1526- 1544年,法国早期文艺复兴风格的典型代表。既有强烈的文艺复兴风格的影响,又保留了大量中世纪传统风格。
2、 巴黎 罗浮宫(The Louvre):建于1546- 1878年,法国文艺复兴盛期的代表,呈巴洛克风格。其东立面(东廊)始建于1665年,彼洛(Claude Perrault,1633- 1688)设计,是古典主义的代表作。
3、 维康府邸(Chateau Vaux- le- Vicomte):建于1656- 1660年,法国早期古典主义的代表。由勒伏(Louis Le Vau,1612- 1670)设计。
4、 凡尔赛宫(Palais de Versailles):建于1661- 1756年,主要建筑师为孟莎(Jules Hardouin Mansart,1646- 1708),是一座典型的古典主义作品。宫前大花园始建于1667年,由勒诺特(Andre Le Notre,1613- 1700)设计,呈几何放射形布局。
5、 残废军人教堂(St.Louis des Invalides,又译为恩瓦立德教堂):法国古典主义教堂的代表,孟莎设计。
6、 小特里阿农宫(Petit Trianon):建于1762- 1764年,位于凡尔赛大花园内,其立面为典型的古典主义的横三段、纵三段构图。
7、 旺多姆广场(Place de Vendome):建于1699- 1701年,古典主义广场的代表。其平面为一抹去四边的矩形,长宽各为141米和126米,孟莎设计。
三、 洛可可风格
18世纪上半叶,法国宫廷的室内装饰中开始流行起一种称为洛可可(Rococo)的装饰风格,这种风格又称为路易十五风格。
特点:喜用卷涡、水草等母题,用曲线花纹装饰。多用金、白、粉红、粉绿等色彩表现纤细、娇柔的风格,具有强烈的脂粉味。
巴洛克建筑(16- 17c.)
16世纪下半叶,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中出现了巴洛克风格。所谓巴洛克(Baroque),意为畸形的珍珠,它从文艺复兴演变出来,但却完全失去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基础。
一、 主要特点
1、 追求新、奇、特,追求变化与不稳定,追求光影效果,追求富丽堂皇。
2、 利用透视产生的幻觉来夸大或缩小尺度与距离。
3、 采用波浪形曲面、曲线、断折的檐部与山花,疏密排列的柱子来增加建筑的起伏感和运动感。
4、 运用光影变化和形体的不稳定组合来产生虚幻感。
5、 不顾建筑构件的实际意义和结构逻辑来安排构件,常常将壁画、雕塑和真实的结构构件放在一起,以产生新奇感。
6、 堆砌装饰。
二、 主要实例
1、 罗马 耶稣会教堂(The Gesu):建于1568- 1602年,维尼奥拉(Giacomo Barozzi da Vigniola,1507- 1573)和泡达(Giacomo della porta,1537- 1602)设计,第一座巴洛克建筑。巴西利卡式平面,立面上有一对典型的巴洛克式大卷涡,入口处有一双重山花。
2、 罗马 圣卡罗教堂(San Carlo alle Quattro Fontane):建于1638- 1667年,波洛米尼(Francesco Borromini,1599- 1667)设计,是一座典型的巴洛克教堂。平面是变形的希腊十字,顶部天花是几何形的藻井形。
3、 罗马 波波罗广场(Piazza del Popolo):建于17世纪,法拉第亚(Giuseppe Valadier,1762- 1839)设计。广场为长圆形,呈三条放射形道路的出发点,广场中央有一座方尖碑。
4、 西班牙大阶梯(Scala do Spagna):建于1721- 1725年,斯帕奇(Alessandro Specchi,1668- 1729)设计。阶梯平面呈花瓶形,通过阶梯把两个不同标高、不同轴线的广场(西班牙广场和三位一体教堂前的广场)统一起来。
5、 圣彼得大教堂前广场:建于1655- 1667年,伯尼尼(Giovanni Lorenzo Bernini)设计。由一梯形和一长圆形广场复合而成,是巴洛克广场的代表。
古典主义建筑的概念
广义的指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巴洛克建筑和古典复兴建筑等采用古典柱式的建筑风格。
狭义的指运用纯正的古典柱式的建筑,主要是法国古典主要及其他地区受其影响的建筑,即指17世纪法王路易十三、十四专制王权时期的建筑。
古典主义的哲学基础——唯理论
风格特征:
推崇古典柱式,排斥民族传统与地方特色。
代表实例
1.卢浮宫东立面(勒伏、勒勃亨、彼洛),典型的古典重要建筑作品,体现了古典主义的各项原则。
2.凡尔赛宫(孟莎),法国绝对君权最重要的纪念碑,其总体布局对欧洲的城市规划很有影响。是法国17~18世纪艺术和技术的集中体现者。
3.恩瓦立德新教堂(孟莎),是第一个完全古典主义教堂建筑,也是17世纪最完整的古典主义纪念物。
4.旺道姆广场(孟莎)。平面为抹去四角的长方形,对线对称、四周一色的封闭性广场,轴线交点上有纪念柱。
建筑教育:古典主义时期,法国建立了欧洲最早的建筑学院(1671年)培养建筑师,制定严格的规范,形成了欧洲建筑教学的体系。
洛可可风格
18世纪20年代产生于法国的一种建筑装饰风格1.风格特点。主要表现在室内装饰上,具有繁琐、妖媚、柔糜的贵族气味和浓厚的脂粉气。
2.实例。巴黎苏俾士府邸客厅,设计者是洛可可装饰名家勃夫航。
3.本时期法国广场的特点。由封闭性的单一空间变为较开敞的组合式广场,巴黎的协和广场,开放式广场,成为巴黎主轴线上的重要枢纽。
1洛可可装饰风格产生于(
)。
A巴洛克晚期 B古典主义早期 C路易十四时期 D路易十五时期
2、洛可可是(
)(国名)(
)世纪的一种装饰风格,又称(
)风格。
3、下列建筑师哪一个不属于巴洛克建筑师(
)。
A波罗米尼 B伯尼尼 C、G·瓜里尼 D瓦萨里
4、凡尔赛宫大花园的设计是直接受(
)花园的设计影响。
5、洛可可风格是出现在(
)世纪(
)国的室内装饰风格。
6、西方古典主义建筑是指(
)
7、下列建筑师哪一个不属于巴洛克建筑师( )。
A波罗米尼 B伯尼尼 C、G·瓜里尼 D贝鲁齐
8、下列哪个广场体现了手法主义设计特征?
A罗马西班牙大台阶 B罗马波波罗广场 C罗马卡比多广场 D佛罗伦萨安农其阿广场
9、凡尔赛宫大花园的设计师是(
)。
10、巴洛克建筑师波罗米尼的代表作是(
),而巴洛克建筑师伯尼尼的代表性雕塑作品是(
)
11、伦敦圣保罗大教堂是由(
)设计的。
12、下列哪个作品体现了手法主义特征
A罗马坦比哀多 B佛罗伦萨美第奇住宅 C罗马巴巴里尼府邸 D佛罗伦萨劳伦奇阿图书馆
13、凡尔赛宫前大花园轴线长度约为(
)
14、波罗米尼代表作是(
),维尼奥拉代表作品是(
)
15、下列哪个作品预示了巴洛克设计特征的开始( )
A罗马坦比哀多 B佛罗伦萨美第奇府邸 C罗马巴巴里尼府邸 D罗马卡比多广场
16、17世纪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室内装饰主要是由( )设计。
17、西方椭圆形平面教堂与广场始于(
)。
18、设计罗马纳沃那广场的二个著名建筑师是(
)和(
),分别设计了(
)、(
)。
19、双柱式普遍使用是在(
)时期。
20、十七世纪兼科学家与建筑师一身,并主持卢浮宫东立面设计的法国建筑师是(
)。
21、( )作品的花园标志着法国古典主义园林风格的形成。
22、Proportion是(
)建筑传统中的核心概念。
23、巴洛克建筑空间的主要特点(
)。
24、下列不属于巴洛克特征的是(
)。
A艺术综合 B无几何秩序 C透视运用 D柱式运用
1D
2法,18;路易十五
3D
4维康府邸
5
18;法国
6
17世纪法国宫廷支配下的建筑
7D
8C
9勒诺特
10圣卡罗教堂;四河雕塑
11雷恩
12D
13
3公里
14罗马圣卡罗教堂;罗马耶稣会教堂
15D
16伯尼尼
17手法主义时期
18伯尼尼 ;波洛米尼;四河雕塑;圣卡罗教堂
19手法主义
20佩罗
21
22古典建筑
23 动态的;打破建筑雕刻和绘画的界限,使他们互相渗透;不顾结构逻辑,采用非理性的组合,取得反常的幻觉效果
24B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