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一抹清欢冬日静暖
标签:
素材/网络 |
分类: 散文 |

忽有故人心上过,回首山河已是冬。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冬季的第四个节气。
冬至,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汉书》中有:“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冬至,如约而至。
时光浅浅,流年淡淡, 一抹清寒,冬至来临。天地间的颜色渐渐收敛,山水枯瘦,落木萧萧,但在寒瘦当中,依旧有一抹熙暖。日子晴朗时,窗外阳光从树枝间斑驳而下,微光洒在地上,照在树木上,整株树变成淡黄色,透着暖与亮;山上的野菊花正盛开,金灿灿的明黄,浓郁的清香,让人内心温暖;羊蹄甲紫色的花瓣有的飘落石阶上,有的依旧在枝头绽放,花树静静的,暖暖的。
白居易在《负冬日》中写道:“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
午后的一缕阳光,拂过屋檐,透过窗棂,照在身上,暖暖的。窗外,金黄的叶子在微风中轻轻舞动,是大自然一幅流动的光影画卷,每一道光线都讲述着光阴的故事。
坐在窗边,手捧一杯热茶,感受冬日暖阳的温柔。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只留下光影与心灵的对话,宁静而美好;这一刻,所有的杂念,所有的纷扰,都被抛诸脑后,只觉内心越来越暖,身体充满活力,心情舒畅。
傍晚,橘红色的阳光透过树梢照在身上,天际被染成了软红,每一缕微光都像是画笔,温柔地勾勒出寒冬的写意画。即便寒意渐深,这世界依旧在一丝丝的微光中绽放着独特的暖意,带给人温暖与希望。
阳光是大自然赠予我们最珍贵的礼物。绵长的光阴里,摘一缕深冬的暖阳;选一隅静谧,煮一壶光阴的茶,内心静暖。
冬至,等一场初雪,飘落在山外,煮一壶清茶,看窗外洁雪纷飞,疏影横斜,带着隔世的暗香,淡然飘落凡尘。
一抹清逸,从素净梅枝逸出,恬静而淡雅,清雪,冷梅,往事,清浅了时光,惊艳了岁月。
一场雪落,古老的小城,弥漫着岁月的气息,酝酿着一曲安静冬日的素净诗歌。
一抹暖阳,时光浅浅,雪落晴山,岁月如歌,茶香缭绕,内心安暖。
白居易在《问刘十九》诗中写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天气已晚,仿佛要下起雪来,窗外,昏天暗地,屋内,新酒暖炉,香飘阵阵。闲坐家中的诗人想起了朋友刘十九。那时诗人因越职言事而被贬到江州。他经历了人生的低谷。却依旧保持豁达的内心,他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好,找到了内心的宁静。风雪之夜,以诗为请柬,邀请好友前来红炉煮酒,把酒相谈,共享这份冬日的温暖。
“灯影之下,一茶一饭最见深稳。方寸之间,一草一木也是境界。”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寒冷的冬天,和家人一起围炉而坐,锅里蒸着芋头与栗子,有食物的清甜味。桌上的陶罐,插上一束金黄的野菊花,散发清郁的花香。
清茶在茶炉上慢慢加热,喝上一口,饮茶如酒,身上热乎乎的,就像喝了一小杯热腾腾的青红。一边喝茶,一边闲谈,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而家是永远的港湾,是心灵的归宿,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家的温暖总是一样。
在这个寒冬时节,不妨与家人或朋友围炉而坐。在缭绕的茶香中,闲话家常,享受那份难得的宁静与温馨。冬至,与家人围炉煮茶,与朋友共饮一杯,此夜虽寒凉,心安即暖。
林清玄在《最美的境界是清欢》里写道:“因为有了小千世界,当大千世界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之际,我们可以用清明的心灵来观照;当举世狂欢、众乐成城之时,我们能够超然地自省;当在外界受到挫折时,回到这个心灵的城堡。”
岁月如风,吹过熙暖的春,吹过缠绵的夏,吹过斑斓的秋,又吹进枯瘦的冬。每一阵风都在镌刻着我们的人生。这看似漫长实则短暂的一生,我们经历很多事,遇到很多人,然后慢慢明白一些道理。时光知味,岁月沉香,世事百态,万般滋味,人生有取舍,生活有悲欣。
岁月里奔波,最终学会做自己的摆渡人,艰难的时光,要自己熬;低落的情绪,要自己击退。时光寂静,生活中,有纷扰与茫然,如果没有一个可以供自己栖息的“小千世界”,或许会在世俗的热闹与虚夸中迷失方向。
一个人,只有清醒冷静,才能保持独立的思考能力,让自己的内心更加沉静旷达。在心里最幽微的地方,为自己点一盏清欢之灯。为自己保留一处隐秘、清静的的小千世界,如此,人生才有意义。
光阴如禅。人间的一切喜乐我们要看清,喜乐是映在镜中的微笑。让我们的心静下来,等待一朵莲花,一种清淳的智慧,在我们的小千世界绽放。
这寒意渐深的季节里,放下了往日的执着与纠结,心中多了一份旷达与释然。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