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诗词教学之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

(2019-06-18 00:50:13)
分类: 语文组教研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项目负责人填写)

工作单位:平阳县闹村乡中学         

项目名称

集体备课

项目负责人

董希信

活动时间

201948

活动地点

办公室1

活动主题

 古诗词教学之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

主 讲 人

董希信

参加对象

全体语文组成员

申请学时

1

活动内容

及进程

1、董老师根据新常规要求和学生实情设计了教学目标,以及相应的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措施;

2、其他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自己的意见;

3、董老师最后重新称述教学过程。

活动反思

与建议

活动氛围非常浓郁,各成员积极参与。

过程确认

 

科研室负责人签字:

古诗词教学之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古诗词教学之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

中考古诗词鉴赏复习教案      

复习目标:    

 1.明确中考诗词鉴赏考点  

 2.熟悉常考诗词鉴赏题型  

3.掌握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教学重点:     

1.  鉴赏课内的古诗词,把握诗词的思想感情。   

2.学会从不同的角度领悟诗词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 让学生熟练运用古诗词中情感主旨类赏析题的解题方法教学方法:品读法、赏析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复习过程:

 一、导入复习 播放歌曲《独上西楼》,让学生说说听后的感受,是A慷慨激昂的,是B轻松欢快的,还是C哀伤愁苦的?同学们都有好的欣赏能力,古典诗歌是我们汉语言中的精华,许多是古人用来配乐歌唱的,具有音乐美;诗歌精炼含蓄,表达诗人的真情实感,具有情感美。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复习古诗词的鉴赏。

二、考题回顾 中考的钟声临近敲响,我们的语文学习也进入到了最后的复习冲刺阶段。而古诗词的赏析又是中考必考题,比如:  1.出示近五年衡阳市中考诗词鉴赏题 2.近五年诗词类鉴赏题的命题趋向: 纵观近五年衡阳市中考诗词赏析题,  1)一般分值为四分,以八、九年级的居多,涉及各种主题; 2)题型以填空、简答题为主;  3)重在内容理解、情感把握、语言品味。因此掌握判断诗人思想情感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老师就想跟同学们一起去探究把握诗歌思想情感的方法。

三、探究方法(如何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一)了解作者,关注背景:从作者的生平经历来看诗词中的思想情感,从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看诗词中的情感。 例如:阅读李煜的《相见欢》和《虞美人》,要了解开宝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投降,被送往汴京,由昔日的君王变为阶下囚,过着“日夕以泪洗面”的软禁生活。表达词人身世之悲、故国之思、亡国之痛的思想感情。 又如:阅读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要明白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表达的感情也不同。《茅》是安史之乱时期,杜甫流离成都,公元760年,经亲友帮助,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草堂。第二年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创作了这首不朽名篇。看到这一内容我们就不难理解诗人在诗中从述说个人的痛苦,到推已及人,希望天下寒士都得到庇护的忧国忧民的情怀。《闻》是安史之乱结束了,公元763 年,杜甫听闻捷报惊喜若狂,冲口唱出这首七律,抒发了作者无限喜悦、归心似箭的感情,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二)分析标题,抓住文眼 请同学们看这首诗,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渡荆门送别》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这首诗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指名朗读后指名回答 教师追问:这种情感我们首先能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答后点击鼠标强调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标题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标题暗示了作者的情感。所以,一首诗拿到手,我们可以从诗歌的标题寻找突破口,看能否从中获得把握诗人情感的信息。

教师总结:一般而言—— 1.标题中有“送”、“别”字样的一般为送别诗,这类诗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表达深情厚谊,或抒发别离之愁,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淮上与友人别》 2.标题中有“咏”“题”加物象的如《咏煤炭》,一般为咏物诗,这类诗一般咏物诗,借某物的特点来表达自己的人格品性或追求,也就是托物言志。

(三)理清意象,景中有情: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句中哪些景物能表达词人的情感?西楼、月、梧桐、深院这些景物可以感受到诗人产生的苦闷寂寞与伤感之情。而这些景物如果出现在诗词中,一般都是用来表达诗人凄凉、悲伤、愁苦,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诗歌中的意象。 1.解释意象 简单点说意象就是诗歌中所描写的景、物、人等。古诗词中的许多意象都有特定的含义,诗人常常通过选取特定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独特的情感。我们鉴赏时就要留心诗词中出现的意象,调动积累,揣摩意象的含义,从而把握诗人的感情。 请同学们说说在我们所学的诗词中有哪些这类诗句?指名回答 2.诗词中常用意象及含义 月亮——常用来表现对故乡、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我寄愁心与明月”菊花——坚强的品性(傲霜),清高的气质,象征隐逸、高洁、脱俗。如陶渊明的《饮酒》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梧桐——凄凉、悲伤、愁苦。如李煜的《相见欢》中“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归、好友相别。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中"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杨柳(柳、杨)——“柳”者,“留”也,“柳”“留”二音相谐,因而“折柳”相留,表示情真意切的惜别之情。古人取其义表示眷恋不舍,以柳相留,故有“折柳赠别”的习俗。 夕阳——多给人失落、凄凉之感。古人常用夕阳来表现思乡之情。如《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天净沙  秋思》中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等 大雁(雁、飞鸿)——雁姿雄壮,春秋迁徙,鸿雁传书——,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如《次北固山下》中的“归雁洛阳边”。   杜鹃(杜宇、布谷、子规)——叫声凄切——哀怨凄凉、羁旅思归,如“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当然,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还有很多,象落花、松柏、浮云、青鸟、西楼等等,这些都需要同学们注意积累总结,从而准确把握诗人的感情。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意象在诗中所表达的感情并不是绝对的,还要结合整首诗词的内容去把握,切不可断章取义!

(四)品味词句,不离篇章 设问或提问:讲到这里,可能有同学有疑问,如果从以上三个方面都看不出来怎么办?老师告诉你们,还有一些关键词句千万不能放过,从这里我们也能找到把握作者感情的突破口。  1.关键词:诗词是诗人“缘情而发”的产物,如果能捕捉到诗词中那些最能显现诗人感情的字眼,便找到了把握诗人情感主旨的钥匙。如思、念、愁、喜、独、悔……思:“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愁:“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问君能有几多愁”“烟波江上使人愁” 喜;“漫卷诗书喜欲狂”独:“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念:“念天地之悠悠,独……..”  2.主旨句:诗歌的主旨句能集中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运用表达技巧、表现手法和生动的修辞方法。 阅读杜牧的《泊秦淮》后答题。  1.这首诗首句描写了烟、水、月、沙四种景物,展现了一幅_____________的画面。 2.“隔江犹唱后庭花”一个 犹”字表现诗人怎样的感情?在全诗中有何作用?四、小试身手:(答题时如何准确表达?)要点:(一)审题要清(明确答题方向,问什么,答什么;答什么,象什么。)   (二)一般答题方法:只问抒发了什么感情; 结合诗歌内容,说说作者流露的感情:通过描绘什么+运用什么(表达技巧、表现手法、修辞方法)+抒发(寄寓、表达)什么感情。 (三)表述应简洁、明了,切中要害。阅读晏殊的《浣溪沙》后答题。  1.词人徘徊于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面。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结合写景方面,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检测练习 (一)阅读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完成下列各题。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以落红自喻,寄托了怎样的情怀?

答:                                                                                           (二)阅读唐朝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后,回答下列问题。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唐德宗建中四年初夏,韦应物自尚书郎出任滁州刺史。后罢滁州刺史任,但仍留在滁州闲居西涧约半年(后改任江州刺史)。这首诗大约就写在此时。独怜:偏爱。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请结合词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来分析这首词表达 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四)范仲淹的《渔家傲》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达了怎样的情怀?(2分)

答:                                      

 六、结束寄语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古诗词赏析的一些知识,我也送几句诗给大家。只有两个月就要中考了,希望同学们胸怀更高的理想,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志向与信念,相信经过大家的努力,大家一定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乘长风破万里浪,预祝大家中考成功!

七、板书设计:    古诗词鉴赏----把握思想感情     

看作者  

析标题  

抓意象           

品词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