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教育本原
(2011-03-13 00:53:52)
标签:
文化 |
当今教育的问题,让六、七十岁的人都压不住焦躁,改革之声不绝于耳,甚至进了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的标题...我们当然有理由焦躁,大好时光过去了三十年,中国几乎什么都突飞猛进了,可是教育呢?人才培养质量呢?有几个突出人才堪称教育改革三十年的培养业绩呢?可是“改革”是办法吗?我们可是改革了三十年,“教改”已成了我们大学生活的一部分,“教改”成了这三十年特有的新名词。
可怕的是热衷“教改”的昏乱中,这条出路还往往比踏踏实实教课的强!这样的状况下,条件再好也搞不好教育,培养不出好的人才,有什么奇怪!所以当前我们最要紧的应该是回归教育本原。落实了这一点,其它差些都差不到那里去。民国教育条件差吧,可是民国三十年的教育业绩我们这近三十年不能仰视:三位诺贝尔奖得主、全体两弹一星元勋......都是民国教育培养的吧;文革前苏联教育模式不怎么样吧,可它也培养了中国一代中坚;文革后头几年我们或许在高教上不够高明、以至后来一发不可收地改起革来了吧,可那几年的培养质量有口皆碑,那几年的毕业生成了当今中国的中坚。就因为那时我们把持了教育的本原!道理太简单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种下的是教育、耕耘的是教育,你得到教育成果,一天到晚改革,吃教改饭,你得到“教改成果”!近三十年我们立了多少“教改”项目?取得了多少“教改成果”?养了多少吃“教改”的?怕是史无前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