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鼠小弟荡秋千》教学设计
(2011-03-28 09:10:18)
标签:
绘本教学设计杂谈 |
分类: 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1、
在听读故事中感受故事的奇妙想象,激发丰富的想象力,进行语言训练。
2、
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故事,知道行为粗暴的后果,懂得应该与人和睦相处。
教学准备:
绘本课件,图画书《鼠小弟荡秋千》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读封面、扉页
1、 鼠小弟又来了,看看今天鼠小弟带给我们一个怎么样的故事?读题目:鼠小弟荡秋千
2、从封面中,你知道这个故事,除了鼠小弟之外,还有谁?(小鸟)你们猜猜看,这架秋千是怎么做的?
3、读扉页:故事就是从小鸟荡秋千开始了。
二、
师生共读故事,猜想故事,进行语言训练。
1、“爸爸妈妈给我做的秋千!”——猜猜看,小鸟在说这句话时,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呢?
2、大象看到小鸟荡秋千那么好玩,他说——“我也要荡秋千!”可是,大象能荡秋千吗?所以,小鸟说——“大象先生,你太重了,荡不了。”
3、看看谁来了?(马),马怎么说呢?——我也要荡秋千!小鸟说——“马先生,你也太重了,荡不了。”
4、下一个是谁呢?(狮子)狮子说——“我也要荡秋千!”小鸟说——“狮子先生,你也太重了,荡不了。”(前面老师提醒角色,后面让学生看着画面回答)
5、可爱的海狮来了,他们又是怎么样对话的呢?“我也要荡秋千!”“海狮先生,你也太重了,荡不了。”
6、小猪先生上场了,他们也是这样说的:“我也要荡秋千!”“猪先生,你也太重了,荡不了。”
7、这么多动物们都上场了,现在终于轮到谁了?——鼠小弟,鼠小弟说:“我也要上荡秋千!”想想看,这一次,小鸟还是那样回答吗?——“鼠小弟,你很轻,也许能行。”(“也许”说明让鼠小弟去试试看)到底行不行呢?看看下一页。
8、“哦,荡起来了!荡起来了!”他们玩得多开心呀!可是,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了——
9、你们看看猫的样子,喜欢他这样吗?为什么?——“喂!我也要荡秋千!”“哎!霸道的老猫!”当小鸟说:“老猫,你太重了,荡不了。”时,老猫会不会听?
10、“说什么呢?臭美的家伙!快下来!”咚,粗鲁的老猫一把把鼠小弟和小鸟推下秋千了。——听到这里,你的心情会怎么样?你想怎么样做?
11、霸道的老猫坐上了秋千,还很得意地说:“谁说我荡不了?喂,让开,让开!”
12、鼠小弟劝老猫:“小鸟的爸爸会生气的。”可是,老猫会听吗?——“那又怎么样?没事!”真的没事吗?这么霸道的行为,难道真的不会受到惩罚吗?我们看看跟着发生什么。
13、霸道的老猫发现了:“哎哟哟!怎么大家都变小了呢?”他越升越高,他开始——害怕了,大喊:“救命!”为什么会这样呢?
14、哦,原来这架秋千是——由小鸟的爸爸妈妈做的呢。霸道的老猫终于受到教训了,他知道错了没有?“让我下去!我再也不欺负人了!”——老猫吓得怎么样?(哇哇大哭,他终于知道错了。)小鸟的爸爸妈妈就原谅了他:“好吧,那就让你下去吧。”
15、刚才老猫粗鲁地把小鸟和鼠小弟推到在地上,这次,他自己也要尝到这个苦头,“咚”的一声,掉下来了。鼠小弟说:“我不是告诉过你嘛!”——如果老猫能听从鼠小弟的劝告,他还会吃这苦头吗?
三、谈感受
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
教学反思:
这一次课堂上不再强调孩子一定要先举手后发言,而是容许孩子七嘴八舌,在这种宽容的氛围下,孩子更投入到故事中去,这也是我以后在跟孩子进行绘本阅读中需要营造的一种氛围。
在语言表达中,有了更大的进步。由于绘本中的语言是简练而且重复性的,所以到了后面,孩子看到图片,都能说出对话:“我也要荡秋千!”“xx先生,你太重了,荡不了!”其实,在这个简单的语言复述中,已经体现了孩子平时的礼貌修养,一开始,孩子们都没有有意识地先打招呼,在老师提醒他们要向小鸟学习时,才懂得称呼“xx先生”,所以,绘本阅读中,很多细微的地方,也就是孩子素质修养的一个熏陶教育。
在最后的环节中,有两个改动,一是加深了对老猫的转变认识,让孩子用“霸道的老猫变成了……的老猫”来说,孩子说出了“霸道的老猫变成了客客气气的老猫……霸道的老猫变成了善良的老猫……霸道的老猫变成了爱帮助人的老猫……”这个故事刚好又体现了班级的标语:承认错误是勇气,改正错误是美德,孩子们也联想到这点。
没有提出“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什么?”这样的问题,而是让孩子们闭上眼睛想想自己开学以来,自己有没有像老猫一样的有霸道行为,如果有,以后该怎么样改正,不需要指责,只是让孩子们有个静静反思的机会。我感觉这样的设计,故事的熏陶更温馨,更润泽。
1、
2、
教学准备:
绘本课件,图画书《鼠小弟荡秋千》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1、 鼠小弟又来了,看看今天鼠小弟带给我们一个怎么样的故事?读题目:鼠小弟荡秋千
2、从封面中,你知道这个故事,除了鼠小弟之外,还有谁?(小鸟)你们猜猜看,这架秋千是怎么做的?
3、读扉页:故事就是从小鸟荡秋千开始了。
二、
1、“爸爸妈妈给我做的秋千!”——猜猜看,小鸟在说这句话时,心情会是怎么样的呢?
2、大象看到小鸟荡秋千那么好玩,他说——“我也要荡秋千!”可是,大象能荡秋千吗?所以,小鸟说——“大象先生,你太重了,荡不了。”
3、看看谁来了?(马),马怎么说呢?——我也要荡秋千!小鸟说——“马先生,你也太重了,荡不了。”
4、下一个是谁呢?(狮子)狮子说——“我也要荡秋千!”小鸟说——“狮子先生,你也太重了,荡不了。”(前面老师提醒角色,后面让学生看着画面回答)
5、可爱的海狮来了,他们又是怎么样对话的呢?“我也要荡秋千!”“海狮先生,你也太重了,荡不了。”
6、小猪先生上场了,他们也是这样说的:“我也要荡秋千!”“猪先生,你也太重了,荡不了。”
7、这么多动物们都上场了,现在终于轮到谁了?——鼠小弟,鼠小弟说:“我也要上荡秋千!”想想看,这一次,小鸟还是那样回答吗?——“鼠小弟,你很轻,也许能行。”(“也许”说明让鼠小弟去试试看)到底行不行呢?看看下一页。
8、“哦,荡起来了!荡起来了!”他们玩得多开心呀!可是,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了——
9、你们看看猫的样子,喜欢他这样吗?为什么?——“喂!我也要荡秋千!”“哎!霸道的老猫!”当小鸟说:“老猫,你太重了,荡不了。”时,老猫会不会听?
10、“说什么呢?臭美的家伙!快下来!”咚,粗鲁的老猫一把把鼠小弟和小鸟推下秋千了。——听到这里,你的心情会怎么样?你想怎么样做?
11、霸道的老猫坐上了秋千,还很得意地说:“谁说我荡不了?喂,让开,让开!”
12、鼠小弟劝老猫:“小鸟的爸爸会生气的。”可是,老猫会听吗?——“那又怎么样?没事!”真的没事吗?这么霸道的行为,难道真的不会受到惩罚吗?我们看看跟着发生什么。
13、霸道的老猫发现了:“哎哟哟!怎么大家都变小了呢?”他越升越高,他开始——害怕了,大喊:“救命!”为什么会这样呢?
14、哦,原来这架秋千是——由小鸟的爸爸妈妈做的呢。霸道的老猫终于受到教训了,他知道错了没有?“让我下去!我再也不欺负人了!”——老猫吓得怎么样?(哇哇大哭,他终于知道错了。)小鸟的爸爸妈妈就原谅了他:“好吧,那就让你下去吧。”
15、刚才老猫粗鲁地把小鸟和鼠小弟推到在地上,这次,他自己也要尝到这个苦头,“咚”的一声,掉下来了。鼠小弟说:“我不是告诉过你嘛!”——如果老猫能听从鼠小弟的劝告,他还会吃这苦头吗?
三、谈感受
教学反思:
这一次课堂上不再强调孩子一定要先举手后发言,而是容许孩子七嘴八舌,在这种宽容的氛围下,孩子更投入到故事中去,这也是我以后在跟孩子进行绘本阅读中需要营造的一种氛围。
在语言表达中,有了更大的进步。由于绘本中的语言是简练而且重复性的,所以到了后面,孩子看到图片,都能说出对话:“我也要荡秋千!”“xx先生,你太重了,荡不了!”其实,在这个简单的语言复述中,已经体现了孩子平时的礼貌修养,一开始,孩子们都没有有意识地先打招呼,在老师提醒他们要向小鸟学习时,才懂得称呼“xx先生”,所以,绘本阅读中,很多细微的地方,也就是孩子素质修养的一个熏陶教育。
在最后的环节中,有两个改动,一是加深了对老猫的转变认识,让孩子用“霸道的老猫变成了……的老猫”来说,孩子说出了“霸道的老猫变成了客客气气的老猫……霸道的老猫变成了善良的老猫……霸道的老猫变成了爱帮助人的老猫……”这个故事刚好又体现了班级的标语:承认错误是勇气,改正错误是美德,孩子们也联想到这点。
没有提出“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什么?”这样的问题,而是让孩子们闭上眼睛想想自己开学以来,自己有没有像老猫一样的有霸道行为,如果有,以后该怎么样改正,不需要指责,只是让孩子们有个静静反思的机会。我感觉这样的设计,故事的熏陶更温馨,更润泽。
前一篇:绘本《想吃苹果的鼠小弟》教学反思
后一篇:绘本教学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