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5月12日,刚刚过去的母亲节当日,S.H.E.成员Ella陈嘉桦发文坦承自己做了手术,原因是生育过程造成子宫和膀胱脱落导致尿失禁,影响工作和生活。
4月23日,四川米易一位母亲带着3个儿子跳河溺亡。遗书显示,她因不堪一个人照顾3个孩子而崩溃。
在网络上搜索“辅导作业”会看到无数或无奈或疯狂的父母,其中以母亲为主。有新闻报道,一位33岁的母亲陪孩子写作业,气到突发脑梗:
为什么,怀胎十月的母亲,不仅要忍受身体上的各种变化带来的不适,还会遭遇这些令人痛心的局面?
为什么,一朝分娩后,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原本温和的母亲变得暴躁抓狂?
为什么,母亲几乎成为了“艰辛”的代名词?
母亲的困境
一位女性成为母亲之后,不得不面对更多以前无法想象的、或现实或心理上的困境。有些现实的困境,又因心理因素而加剧,例如,很多生育过的女性或妇产科工作的医生,都了解怀孕和生育所带来的身体损耗,但是因为很多人认为女性的怀孕和生产中经受困苦是正常的,从而无法克服心理障碍发出求助的信号,或者帮助面对孕产的女性在心理上有更多预备。
调查发现
一项对女性孕前心理压力的调查发现,只有2.96%的妇女在孕前感受心理压力较大。同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全球约10%的怀孕女性和13%的新生产妇会患上产后抑郁。在发展中国家,这两项指标更高,分别为15.6%和19.8%。生理和心理因素同时对新手妈妈产生作用。
如文章开篇所述,母亲的困境绝不仅仅发生在生产的前后,生育之后的养育过程,也充满了各种困境和艰辛。当然,这也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西方国家的女性同样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母亲们一方面享受成为妈妈的喜悦、与孩子之间的联结,一方面也不得不面对自己的人生开始被束缚的现实。
养育的过程中,在家庭内部,幼儿的实际照顾者大多以女性/母亲为主。甚至,因为幼儿养育者的身份,在职业选择上从传统的乳母、保姆,到现代职业化幼儿教师,都与女性生理性别紧密捆绑。
在我们歌颂“母亲”伟大的同时,也不得不看到“母亲”这个角色所身负的重担、身处的困境。什么原因造成了母亲身处这样的困境呢?
困境中的母亲——原因
无论东方国家还是西方社会,都对于母亲有刻板印象及期待。他们希望女人生来为母亲,永远及时在孩子身边,并永远无私的承担母亲的责任。当母亲无法达到这些标准时,会有社会谴责她们,同时她们也明白这是无法达到的标准。
2014年中国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追踪调查的研究发现,母亲始终是婴幼儿的主要照顾者。调查显示,无论是农村还是城镇,0—5岁儿童日常生活的主要照料人是母亲,其次是祖父母,但父母双方共同照料的只占7.5%。在日常生活照料过程中,父亲的角色发挥不足。
中国传统上强调“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分工,虽然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女性走进职场。
研究历年《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我们会发现中国女性的就业率基本保持在全球首位。同时,调查报告也显示,女性投入家庭的时间一直比男性高15%(2018年数据)。
因为需要考虑方便照顾家庭,女性在工作选择时首要考虑因素是上下班方便,这无形中缩小了选择工作的机会。
加上婚育阶段被动丧失晋升等等因素,女性的月平均收入比男性低22%。这更加剧了女性在家庭中付出更多时间和精力的可能性。
对于一名“母亲”而言,她希望可以在经济和社会方面争取独立,但是这与她的母亲身份、儿童的需求以及女性性别认同相矛盾。
从困境中突围
——女性自身的心理调适
放弃想要做完美妈妈的期待:
当期待自己成为完美妈妈的时候,就会增加作为母亲的焦虑,而完美,在这个世界上是不存在的。温尼克特说要做“足够好的父母”而非完美的父母。
不要耗竭自己:
耗竭的状态,会增加母亲的烦躁、生气等情绪,而这种情绪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在父母情绪智力与幼儿情商的相关性调查中发现,父母情绪智力与幼儿情商、自我、人际关系、适应性、压力管理、一般心境、积极印象等得分均呈正相关。
不和别人比较:
其他任何人都不一样,所有的母亲不一样。适合此人的,未必适合别人,反之亦然。没有适合所有母亲的模式,也没有适合所有孩子的模式,也没有适合所有家庭的模式。所有的母亲/家庭都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家庭/养育模式。
不需要为孩子的成长负全责: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纪伯伦
纪伯伦
养育的过程,是逐渐把责任/主权移交给孩子的过程。他们犯错误的时候,母亲不需要为他们的错误负责,而是需要他们自己负责,并从中学习经验。
从困境中突围
——从家庭的角度来说
增加父亲参与育儿的过程。研究结果现实,父亲参与育儿对幼儿自理能力、延迟满足能力、社会性行为等多个方面有重要的正向影响。
根据2013-2014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的数据分析,发现父亲和母亲对育儿的投入对青少年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父亲参与育儿会通过母亲对父亲情绪性育儿支持的认知间接影响父亲关系满意度,并且广义地影响母亲的心理幸福感。
从困境中突围
——从社会支持系统来说
最好支持女性的方法是社会性的帮助,多方面来帮助新成为母亲的女性。方法如:分担日常工作及责任,提供信息,照顾孩子,以及心理上的支持。
专业的心理队伍能做什么
专业的心理工作者,可以从心理层面支持“母亲”——帮助处于困境中的“母亲”在心理上做到“放弃想要做完美妈妈的期待,不要耗竭自己,不和别人比较,不需要为孩子的成长负全责”;协助“母亲”增加“父亲”育儿的参与度;帮助母亲在情绪上更加稳定。
因此,身为母亲的你们,倘若总是遇到跨不过去的难题,不妨尝试向专业的心理队伍求助,也许能更快走出困境。
本文转自:
谢谢阅读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向阳而生 忘不了的痛(上)》
节目首播:CCTV12
编辑/衣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