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松民俗:丧葬习俗之设灵 守灵
(2014-03-27 20:35:17)
标签:
宿松丧葬设灵停灵守灵杂谈 |
分类: 民风民俗 |
设灵:“灵堂”又称“孝堂”、“祭堂”,是停放灵柩、祭奠死者灵魂的场所。棺柩停在主屋里,屋外搭起宽阔的“灵棚”。灵堂布置总的原则和要求是肃穆。
停灵:小殓后停放在灵堂,民间俗语说是“停丧”。大殓后,即装棺入殓后停放叫做“停棺”。停丧、停棺统称为停灵。亡者入殓后,按宿松习俗停灵时间一般少则七天,多则一个月以上。大户人家一般都较长。夏天较短,冬季较长。如今夏季,棺内均加冷却设亩备。少数非宿松原住民也有只停灵三天左右的。
守灵:就是孝子昼夜在灵堂值守相伴,晚上伴棺而眠至出殡之日止,谓之守灵。期间灵前点长明灯,燃塔香,谓灯火长明。给长明灯添油拨灯核的,必须是儿媳,其意为香火不断,后继有人。男不剃头,女不梳发,忌施脂粉,以尽孝道。“晨烧鸡鸣纸,晚焚夜辰香”。夜深寝前孝子站在大门槛上一手扶门头,一手托茶:高叫三声“爹(娘),来家喝清茶,莫在外头喝昏茶”即让父或母亲的灵魂不要在外面喝昏汤迷失了回家的方向,依此法行前三夜。晚上,孝子在要棺傍打地铺,守棺而睡。古时在棺木旁身卧柴草蒿荐,头枕砖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