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春的烙印第五十三

(2023-03-17 05:07:23)
标签:

小说

分类: 青春的烙印

当夕阳西下的时候,白天上工的知青收工了。听说今晚屯子里放露天电影,他(她)们吃过晚饭后,忙着洗漱准备去屯子里看电影。收拾妥当后,他(她)们三一帮俩一伙的往屯子里走。秋天的傍晚,湛蓝的天空里,夕阳给云朵披上了五颜六色的彩衣,那颜色不断变换着。走在乡村的小路上,可以嗅到淡淡泥土的清香,两边的玉米地就像一片绿色的青纱帐,微风吹来叶子莎莎的响,漫步在乡村的土路上,听着蟋蟀断断续续的唱着,随意踢起路上的小石子,有种天高任我飞的感觉。天黑后放电影,不着急悠闲的走着就进了村,来到放电影的场地。只见村民已经拿着板凳早早的坐在那里等候,后面还站着许多的村民,有的儿童还骑在父亲的肩膀上,人挤得水泄不通。

七十年代人们的精神生活特别匮乏,能看一场露天电影对大家来说是非常盼望的事。看一场露天电影就是最大的精神享受。等我们来到时,大人小孩挤满了广场,人乌泱乌泱的,根本没有我们的立足之地。无奈我们只好来到银幕的背面,背面也站满了人,不过比正面强点。我们找了个能看见的地方站了下来,人挤人蹭来蹭去的很难受。今晚放映的电影是《沙漠里的春天》,故事的大概,风沙侵吞着内蒙布尔塔拉的草原,面临如此自然灾害,公社社长达木林正在筹划着卖掉牲畜,鼓动群众外出打猎和逃荒。在这关键时刻,娜仁花挺身而出带领牧民改造沙漠。但是改造沙漠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事。在改造沙漠的过程中,遭到达木林一系列的破坏,并与反动牧主丹巴狼狈为奸,企图谋害娜仁花,娜仁花被撤职。面临着错综复杂的斗争,她毫不退缩,她依靠党、依靠群众,粉碎了敌人的种种阴谋,揪出了坏人达木林。布尔塔拉的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改造沙漠的理想,昔日黄沙变成了绿洲。男知青是不愿意看的,没有看战争片过瘾。这样的夜晚村民都集中在广场看电影,电影还没放映完,他们悄悄溜出了人群,摸进了村民家的自由地开始偷西红柿,惹得鸡飞狗叫的,家里留人的听到狗叫,举起大木棒追的他们拼命的跑。电影散场了,回来的路上路过那片苞米地,有的男知青进去掰了两穗苞米,进去的人多了践踏了一大片玉米地。

偷玉米的事屡屡发生,终于惹怒了村长,村长找到了工区领导,如果工区领导不管,捉到偷老乡菜及公社集体玉米的扭送公安局。工区领导马上召开了各连队带队干部的会议,告诫各连队带队干部,对不听劝告继续偷玉米及老乡东西的知青,公社没发现连队自己发现的,有返城的机会先让给别人,并将偷窃行为记录档案。散会后王连长回到连队如实传达了工区的会议精神。其实是有点小题大做,就是在物资贵伐的年代,到园子里摘个西红柿吃,同时还有淘气的成分参杂在里边。在自己的主观意识里还没有上升到偷窃的概念。这一禁令在执行过程中风大雨点小,有机会路过玉米地男知青还会往回掰苞米,回后来不及煮就上工了。王连长会把玉米放在水桶里,放在火龙上煮熟。等知青收工后回来吃,一种无声的关怀,俘虏不少知青的心。王连长是一个古灵精怪的双面人,既迎合上面又不失时机的笼络人心。是名利双收既得利益的赢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