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中语文集体备课活动

(2011-06-14 10:55:44)
标签:

杂谈

分类: 3、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附件3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工作单位:__钱仓中心校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名称

集体备课

项目负责人

肖小敏

活动时间

2011.5.23

活动地点

多媒体教室

活动主题

八年级第五单元备课

主讲人

曾新貌

参加对象

语文组全体教师

申请学时

参与者一学时,主讲2学时

活动内容

及进程

一、单元分析: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共选了九篇古代诗文,包括四篇古代散文,五首诗词曲,编为五课。这些作品,有写景,有传记,有议沦,有书序,都是我国古代诗文作品中的优秀篇章,非常适合中学生阅渎。中学语文课要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提高文化品味,就必须增加语文课的文化内涵,让中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一些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学精品。 

   《与朱元思书》是六朝山水小品中佳作,清新隽永,历历如绘;《五柳先生传》托名五柳先生给自己写传,塑造了一位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马说》寓意委曲深致,文气矫健挺拔,有尺幅千里之势;《送东阳马生序》从容恳切,让人感动;诗词曲五首,形式不同,风格迥异,都是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名篇。方法:美美诵读,细细品味,提高欣赏品位,培养审美情趣。

二、以《与朱元思书》为例:

    重点难点:  

    1.关于本文主旨
    本文是作者给友人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秋景;这看似随兴之所至而写下的一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在观赏中流连难舍,进而发出慨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这由景生情、因情明志的写法,既表现了富春山的魅力,也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本文宗旨可能是自明本志,也可能是对朋友婉言相劝,希望他早日离开官场过隐居生活。 

   2.文章的题材及结构特点
    这段文字就其内容看是以写景为主,由景生情、因情明志的山水小品文;从语言特点看是以对偶句为主的骈体文;从结构安排看,呈现出先总后分的总分式结构。

第一段总写。又分两个小层:前一层有写景,有叙事,既写了富春山明丽宁静的全貌,又叙写了作者泛舟富春江上,从容出游、怡然自得之态。后一层则先交代游览的全程,再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集中地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以“奇山异水”为全文纲领。

第二段写“异水”。也分作两层写:前一层写流势缓慢处水的澄澈、透明;后一层写流势湍急处,使人惊心动魄。

第三段写“奇山”。先写山的苍翠色调,使人一望而生寒意。再写它的“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的山势之“奇”。又写它“水响”、“鸟鸣”、“蝉唱”、“猿啼”的山间情趣,使人感到山间处处勃发着生机。最后,在写景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由景生情、因情而明志,发出了慨叹:“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既表现了富春山的魅力,也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 

 问题设计:

书信中有大段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疑难问题:本文属于哪一种体裁,这种题材的突出特点是什么?对于这种体裁的文体,朗读时应注意些什么?

教师一般作示范性朗读,引导学生注意品味语感,要大胆尝试,反复朗读,直至读出韵味。

本文是作者写给朋友的书信中的一段,为什么要加进自己游览山水的景物描写呢?

三、由萧小敏老师主备

活动反思

与意见

“言”的积累与“文”的积淀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

过程确认

 

 教务处或教科室负责人签字:黄松蓉

说明:活动一周内,教务处或教科室负责人根据项目负责人递交记录表审核内容并签字确认。考勤表附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