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深度学习的作业优化设计
(2018-06-12 14:36:59)分类: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
指向深度学习的作业优化设计
3月20日下午,平阳县吴宇洁、林立晃、陈德辉三个科学名师工作室成员齐聚鳌四中创客实验室,开展《优化作业设计促进深度学习》主题研讨活动。这是三个工作室2017年成立以来第一次联合活动,也是吴宇洁工作室2018年的第二次活动。本次活动邀请温州教育教学研究院教科室主任张作仁教授莅临指导。
一、
首先,吴宇洁老师做了《初中科学拓展作业项目化的实践研究》的经验分享,她向大家介绍科学项目式拓展作业是一类学科知识拓展、应用深化类作业,以项目承载学习内容,学生通过自主或合作探究方式,解决学科或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并个性化表达问题的解决过程。根据内容项目式拓展作业可分四类:促进理解的制作类项目、实验器材改进和开发类项目、日常生活用品科学原理的揭秘项目、融合steam理念的单元主题学习项目。吴老师分享了推动项目式拓展作业顺利开展的过程管理、评价展示等经验,通过图片、视频、实物等方式向与会老师展示了孩子的拓展作业成果,老师们纷纷为孩子们的创造力点赞。项目式拓展作业以成果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促使学生开展自主应用性深度学习,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有效载体。
二、答疑解惑:教师如何立足课堂做研究
活动的第二项议程是科研困惑和问题破解互动环节。张老师一上来就来个现场调查:平时有做科研的请举手?大家犹犹豫豫不敢举手,张老师说只要是教师,每天都在做科研,并通过与会场上最年轻的老师对话,向大家阐述我们每天的备课过程就是一个行动研究过程,大家要立足自己的课堂做真实研究。随后,三个工作室开展30分钟的讨论,大家畅所欲言自己教学和科研上的困惑,并分类记在纸上,递交给张老师,让张老师帮忙把脉诊断、答疑解惑。针对大家提上来的典型问题,一一进行解答。张老师解答旁征博引,幽默风趣,大家在会心一笑的同时,思考着,感悟着……张老师指出作为一线教师,做不了宏大的归因课题研究,课堂就是我们的主阵地,要立足课堂做真实研究,用科研充实自己,做懂学科、懂学生、懂学习的有心人,不断提升专业判断力、教学创新力、教育理解力。
三、专家引领:基于“作业单”的深度学习设计
活动的最后一项议程是聆听张作仁教授的观点报告《三单:基于作业单的深度学习研究》。张老师从科研的视角解读“大作业”观:作业是联系学与教、课堂与课外、学校与家庭的桥梁。作业不仅仅是练习,还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总和。在不同学习环节需要不同功能的作业来支持和促进学习。张作仁老师结合案例阐述优化作业设计,促进深度学习的三条路径:通过书面作业随堂化,倒逼课堂改革;通过学科作业实践化,丰富学习方式;拓展作业项目化,促进统整学习。张老师还为大家提供了基于作业单促进有效学习的三大操作载体:用诊学单开展学情诊断,研判学习起点或思维障碍;用导学单进行学法指导,突破重难点;用拓学单开展知识应用深化,促进学习反思和实践创新。张教授结合报告《基于科技创新活动的项目学习设计》,给吴宇洁工作室的拓展作业项目化的实践研究一些操作性指导,并勉励大家把项目式拓展作业做成工作室的特色和品牌。
工作室联合共研,采百花以酿蜜,观他人之教学,听专家之讲座,以课促反思,每一次的思维碰撞,都让每位工作室成员有所启迪有所收获。
(文|吴宇洁 施雪洲 图|施雪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