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工业革命评课稿

(2017-06-22 15:12:39)
分类: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记录表

工业革命评课稿

      余钟亮

听了叶文媛老师的《工业革命》复习一课,使我受益很多,叶文媛老师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材料分析能力的培养,在许多环节设置上让学生感受了知识整理成功的喜悦和深入探究的兴趣,特别是在材料的使用上令我深受启发。
一、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活跃,以学生为中心。
   
在对工业革命的复习教学上,叶文媛老师利用问题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进行了衔接和引导,帮助学生开拓了思维,从而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要求。
二、材料的选择注重教材材料的挖掘,并与课外资料相结合。
  
复习导入用瓦特和蒸汽机的图片,让学生猜是谁和什么,然后请学生介绍瓦特。通过指导学生分析珍妮纺纱机的优点到水力纺纱机和骡机纺纱机的优点、缺点,自然而然的过渡到蒸汽动力的应运而生,步步深入。利用工业革命后的一系列工业生产数据,引导学生归纳出机器生产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同时也让学生树立了重视史料的意识,形成了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
三、问题设置有梯度,从浅入深,层层递进。
   
叶文媛老师,通过问题的设置,让学生对材料进行了充分和深入的解读。其次问题围绕主问题展开,材料选用得当,易于学生积极参与,这样一种活跃的气氛和叶老师对问题的精心设计是密不可分的。问题的深入又引出了另一个问题,把知识紧密的连成了一个整体。而每一个问题的解决中又训练和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新课程标准提倡让学生自己经过学习研究、探索来获得新的知识。它力图使学生认识水平不断架构、更新、完善和提高,它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努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它强调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我认为叶文媛老师的这堂课在材料的使用上很好的体现出了这点。
  
但针对本堂课,一个遗憾就是没有设计小组合作探究,缺乏一定的开放性,课堂生成性不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