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好奇心 也需要家长呵护的
(2012-10-02 14:11:35)
标签:
育儿好奇心探索呵护教育 |
分类: 【13】【家长必读】 |
处于2-4岁第一反抗期的孩子,会非常积极地模仿父母的言行举止、理解情感,常常想要摆脱束缚、尝试自我。家长不要压制孩子积极探索的天性,也不要怕孩子做不好,而应该放手让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锻炼着学会自理生活,这样不会违背孩子心理发展的自然规律,也不会引起抵触、对抗情绪和逆反心理。
常常可以看到透过玻璃,鼻子都被压扁了还在观察着外面世界的孩子,他们专注和好奇的程度甚至比成人还要强,恨不得透过这玻璃,触摸到外面的事物。因为,他们有更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家长越是不想让孩子知道的事情,孩子越想知道;孩子越是得不到的东西,他就越想得到。因此,家长应该告诉探索欲望强烈的孩子:爸爸妈妈也很想知道你想知道的事情,你可以告诉爸爸妈妈,我们会想办法帮你解答问题的。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使他们懂得了不少道理。
面对好奇的孩子一个接一个的可爱的问题,家长应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地给孩子解释,可以引导孩子看专门给孩子看的《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也可以多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让孩子感性地认识一些物理现象。不要敷衍孩子的每一个问题,要以满意的答案来满足孩子的好奇提问,如果家长也不懂,就带孩子一起去找答案。家长要学会说:“你这么爱提问题,我真喜欢!”为了激起孩子更强的好奇心,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有时家长面对孩子的提问,还可以进一步提出一个疑问和悬念;即使孩子没有问题,家长也要主动给孩子讲。家长不应该有这种误解:以为孩子小,听不懂。其实,孩子们的大脑是非常活跃的,千万不能忽视对孩子从小的教育,因为在孩子似懂非懂的时候,也能了解许多知识。
曾有一位母亲对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抱怨说,她淘气的儿子把一块贵重金表拆坏了,她狠狠地把儿子打了一顿,教训了一番。陶行知先生当即就说:“可惜呀,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让你给枪毙了。”目前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常常无意识地扼杀了影响到孩子创造性形成的可贵的好奇心。家长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应该允许孩子探索(如拆东西等家中的贵重东西可以放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要是他万一看到了并拆了,也不要责备他。家长还要有童心,善于换位思考。因为孩子问的那些看似很幼稚的问题,大人早就都知道了,这导致家长对孩子的好奇心很不耐烦,但是如果家长能够耐心地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就会释然。
前一篇:18种不得不看的英语单词记忆方法
后一篇:父母应该对孩子多抱着合理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