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良好沟通成就良好家师关系

(2023-10-04 09:40:04)
标签:

家庭教育

父母课堂

分类: 关注

良好沟通成就良好家师关系

-边玉芳

儿童和谐、全面的发展,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协调与配合。最好的教育关系应该是家长支持教师、教师配合家长,共同支撑孩子的成长。家校合作能否促进学生发展,取决于家长和教师的关系。

良好的家师关系是家校合作的基础,它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生涯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家师双方保持良好的合作与互动,可以更好地开发这一教育资源,反之则可能酿成危机。

避免扭曲的家师关系

一是猫和老鼠式,即教师太强势,动不动就请家长,家长害怕甚至躲着教师;二是雇主和佣人式,即家长太强势,教师成了为家长服务的人,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万事大吉,教师要负全部责任;三是服务提供商和消费者式,家长把教育视为自己购买的服务,不尊重教师,动不动就指手画脚;四是猪八戒式,双方都觉得自己是弱势群体,都觉得委屈;五是警察和嫌犯式,彼此缺乏基本的信任,甚至严重到家长采取实时监控的方式了解教师的上课情况……越来越多的怪兽家长刺猬老师让家师关系紧张到不得不重视的程度。

良好的家师关系首先应该建立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上,家长和教师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双方既要互相尊重彼此的人格,也要互相尊重彼此的意见;沟通时既不居高临下,也不俯首低眉。遇事要以协商为主,而非单方面提要求,明确各自的教育职责,发挥教育优势,形成教育合力。

为了建立平等互信的家师关系,教师跟家长沟通的时候应该少一些命令的语气,多一些商量的语气;少一些你必须”“你应该”“你最好,多一些我建议”“您的想法是”“我需要您的协助。教师应把家长当作教育的合伙人,共同为孩子的教育负责。

提高有效沟通能力

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发现:95.6%的四年级班主任和97.4%的八年级班主任与家长沟通遇到困难,家长和教师沟通最多的内容是孩子的学习习惯和考试成绩。由此可见,家长与教师之间普遍存在沟通困难、沟通内容单一的问题。这提示家长与教师沟通时应该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多沟通孩子的心理状况、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人际交往、体育锻炼等情况。

要避免小事不沟通、大事才沟通,没事不沟通、出事才沟通,好事不沟通、坏事才沟通这三个误区。

家师沟通中应遵循沟通无小事、小事不小视的原则。小事如果不及时、妥善沟通,家长可能认为教师在推卸责任,甚至可能产生对教师和学校的不信任。

教师应该树立提前沟通的意识,出了事才沟通往往会让教师面临问题时措手不及,忙中出错。防患于未然,就要做到没事先沟通,出事好沟通。

没有哪个家长喜欢听老师数落孩子的罪状,教师应该学会多多表扬孩子,沟通前要调整好心态,跟家长打电话最好站在镜子前,不要带着情绪和家长沟通。要掌握一些沟通技巧,比如学会共情、换位思考;可以重复家长的话,如您刚刚说……;也可以表达对家长情绪的理解,如您现在比较生气……;还可以通过眼神和拍肩、握手等肢体动作表示共情。

沟通中应学会正向、客观地表达,客观陈述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和事件结果,不加主观评判,不带感情色彩,尽量避免使用字。例如,不说他今天简直太不像话了!上课时总是调皮捣蛋,没有一刻是安静的,而说在今天上午的数学课上,张老师发现他整节课都在和同桌讲话,中途老师提醒三次,没有效果

沟通时学会专业化表达

要给家长具体的建议,避免模糊语言带来的主观判断。例如,他今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大概只能维持3分钟,建议您以后要多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沟通时既要学会表扬,讲事实、不夸张、具体化,又要学会批评,委婉表达、就事论事,遵循不扩大化、不贴标签、及时反馈的原则。例如说这孩子真是太不听话了,上次也是上课讲话,就不如说这孩子今天下午第一节课一直在讲话,很影响老师上课

此外,还要注意保护家长的隐私,尽量选择在家长接待室、心理辅导室等相对私密的空间里沟通,而不是在教师办公室、学校走廊等人多的地方,要让家长感到被尊重。沟通的频率要适宜,日常的微信沟通可以每周两次及以上,集体的家长会可以每学期两三次,个别约谈或家访每学期一次或以上。

为了不让微信群沦为点赞群、炫耀群、批斗群、马屁群,变成家师矛盾的重灾区,建群时应该约定好沟通的内容、时间、方式、群管理规定和群处理办法等内容。有家长违反微信群规定时,一定要及时反应,注重过程、兼顾结果,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将家长踢出微信群。

尤其要注意鉴别信息的真假,识别家长话语背后隐藏的情绪信息,并且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用简练、精确、客观的语言合理表达,措辞要积极,少批评、不发泄情绪。还要注意区分公共空间和个人空间,当涉及个人信息时应该点对点发布,保护他人隐私。

发生校园意外或伤害事件后,尤其要注意沟通策略,要遵循尊重优先、正面面对、沟通协商的原则,进行及时、准确、有计划的应急沟通,控制事态蔓延,降低不良影响和破坏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唠叨里的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