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管住嘴巴吧,孩子长大了

(2020-09-01 11:40:07)
标签:

家庭教育

父母课堂

管住嘴巴吧,孩子长大了

-梁雀屏

我性格一向比较急躁,对孩子的学习也一直有要求。儿子却是“佛系”小孩,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自从儿子上学以后,因为学习问题,我们的母子关系变得很恶劣。即使上了初中,情况也没有改善。在接儿子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经常一边骑着电动车,一边讲他的学习问题。他呢,总是不吭声,等到听得不耐烦,就开始顶嘴。他一顶嘴我就更生气了,有时候气得把车停在路边,等他承认自己错了,我才肯继续走。

或许是因为我经常念叨“如果现在不管你,你将来一定会怨我”,所以有一天他竟然对我说:“妈妈,我现在不认真学习,如果将来混得不好也绝对不怨你。我可以写保证书,你不要管我了。”我气得哑口无言。

有一次我以开玩笑的口吻说:“你那个同学的妈妈那么年轻,你可不可以自觉一点儿,让你妈不要整天生气,也能看上去年轻一点儿。”他竟然笑嘻嘻地回了一句:“反正你也不是美女,年轻不年轻又有什么区别呢?”

瞧,一个气急败坏的老妈和一个嬉皮笑脸的儿子,绝对是街头一景。真让人心累啊!

直到有一天,我们又因学习问题发生了争执,他气愤地说:“为什么你要一直说个不休,你认为这样说下去我的成绩就能马上提高吗?我听了只会更烦,更不想学!你每次都假惺惺地说‘只要努力争取进步就可以了’,可是我物理进步了,你却说其他学科退步了有什么用。既然这样,还学什么?干脆什么都不用学了!你就当我是个什么都学不好的笨蛋好了!”

听到儿子的话,我有点儿惊呆了。一直以来我只觉得自己教导他很累,却没关注过他的感受。我只知道督促孩子学习,却从没想过用什么方式让他能更好地接受我的教导。更没想过,已经进入青春期的他自尊心在增强,最反感的就是家长的唠叨与批评。他需要被倾听,以化解心中的委屈与烦恼;他更需要家长真心实意的鼓励,而不是将鼓励当作哄小孩的糖果。

我细细回想这些年母子间的相处,愧从心底起。曾经的他是一个阳光、开朗、自信的男孩,曾经的他很在乎妈妈的感受。还记得我第一次骑电动车时极度紧张,五岁的他硬是爬上车后座,抱着我,笑着鼓励我:“妈妈,别怕!你一定行的!”我大叫起来:“不行!不行!我从来没有骑过,你快下去,万一把你摔了怎么办?”“不会的!妈妈你肯定会成功的,我相信你!”听到他的鼓励,我稳住心神,小心翼翼地握住车把,先用脚撑着地,慢慢地骑了一小段路。当我把脚放到脚踏上时,他在身后大声欢呼起来:“Yeah!妈妈好棒!”

然而我是怎么对他的呢?一直以来,我很少给他鼓励、肯定,更多的是批评、否定。有时候我还不分场合,要是脾气上来了,在大街上也会直接数落他,让他很没面子。他慢慢变得不够自信,也慢慢开始顶撞我。偶尔,他表现不错,我表扬他几句,他却一脸怀疑地看着我,说:“干嘛又拍我的马屁?”

我觉得再也不能这样下去了。最好的做法是什么?于我来说,就是管住自己的嘴巴。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当我不再因成绩而责备他时,他不再急于找借口,而是会分析为什么考得不好,下次应该吸取什么经验教训;当我不再啰唆的时候,他的心情是放松的,回家的路上还会哼起歌。

再后来,他的话越来越多,大有滔滔不绝之势。他会告诉我,班上有一个同学在上课的时候讨论游戏,被老师批评了,老师还罚他回家不能玩游戏。他问我:“妈妈,你猜他爸爸是怎么说的?”我说“不知道”。他笑嘻嘻地说:“他爸说没事,想玩就玩。然后他妈说,还是听老师的话,先停一段时间吧。”儿子告诉我,经过这件事,他得出一个结论:现在中国这个社会,根本没有什么严父。好像做老爸的,对什么问题都看得很开。

他还会告诉我,他现在换了一个新的学习小组,组里那些女同学经常监督他学习。好像他一不学习,每个人就会拿着一把机关枪对着他“哒哒哒……”他说刚开始觉得这些女同学很傻,自己学习的时候还要停下来管别人。可是,后来他又觉得其实这样做是共赢的,因为在管别人学习的时候,自己还能巩固一遍学习内容,到时候整个小组的成绩上去了,老师还会夸奖他们,何乐而不为呢?

真没想到,我停止了喋喋不休,他倒开始了滔滔不绝。这么一来,母子俩的关系和谐了很多,放学回家的路上多了许多欢声笑语。原来接送孩子的时光也可以这样美好!

偶尔,我也会趁机插上一两句。有一次,他跟我说起了球鞋的牌子和品质。我赶紧抓住机会,说:“一双材质优良、穿着舒适、设计美观的球鞋才能获得大家的青睐,体现球鞋的品牌价值。就像人生,通过学习不断完善、充实自己,才能体现我们的人生价值。”听到我说学习,他破天荒地没有顶嘴,而是主动回应,对我的话表示肯定。看来这样的说话方式他更容易接受。当然,见好就收,我鼓励了他两句之后,果断地把嘴巴闭上了。

当我管住了自己的嘴巴,逐渐改变了说话的方式后,我发现,儿子的性格更开朗了,自信也慢慢回到了他的身上。

还记得他小时候问过我一个问题:“如果有来生,我们还做不做母子?”我的回答是:“你还是另找一个性格温和的妈妈吧!”他却毫不犹豫地说:“妈妈,我想我们来生还是做母子。”

他是如此地不嫌弃这个坏脾气的妈妈,我还有什么理由不改变自己,争取做一个更好的妈妈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