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善耀:夫妻恩爱是最佳的家庭教育
(2017-12-05 09:46:16)
标签:
家庭教育父母课堂 |
分类: 本刊专访 |
夫妻恩爱是最佳的家庭教育
——乐善耀访谈录
采写-本刊记者
乐善耀,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上海家庭教育研究会培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十五”重点课题《学校、社区推进学习型家庭理论与实践研究》总课题组组长。从事家庭教育研究与实践20余年,发表论文150余万字。主要著作有:《学习型家庭》《孩子有话要说》《让孩子健全人格》《乐爷爷的孙子新兵法》等。
父母课堂:家庭教育在今天是个热门话题,所以越来越多的父母明白了一个道理: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这是否意味着家庭就要成为学校的“第二课堂”,父母就要像老师那样传业、授道、解惑,许多人并不清楚。
乐善耀:家庭绝不等同于学校,父母也不是教书育人的老师。事实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比有其自身特点:家庭教育是一种隐性教育,是家庭环境的潜移默化;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刻骨铭心的,是令他终身受益的。家庭教育的核心是爱,这种爱既包含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又包括夫妻之间的爱情。如果没有这两个层面的爱,家庭教育仅仅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
父母课堂:您的话恐怕会让很多父母大跌眼镜。在他们心目中,家庭教育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事,父母之间如何与此完全不相干。
乐善耀:这种想法是片面的,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的。如果我们把三口之家用等边三角形来表示,三个顶角分别代表了家庭中的三个成员:父亲、母亲和孩子,三条边则体现了家庭中的三种人际关系:夫妻关系、父子(女)关系和母子(女)关系。三个角是等角,三条边是等边,这意味着在家庭中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是男人还是女人,大家都是平等的,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父亲、母亲、孩子之间都是爱与被爱的关系,在情感上相互支持,在心理上相互依赖,在物质上共同分享。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应参与三种教育:亲职教育、子职教育和自我教育。
父母须知:夫妻关系在人的社会交往中具有距离最小、感情最深、依赖程度最高的特点。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基础和核心,在家庭关系中起主导作用,是家庭和谐、幸福的决定因素。
父母课堂:先有夫妻关系,后有亲子关系,后者由前者派生而来,孰重孰轻不言而喻。
乐善耀:是的。亲子关系是夫妻关系派生出来的一种最基本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关系,是法律不能解除的关系。父母对子女的责任是养育和教育,子女对父母的责任是扶助和赡养。这是一种双向负责且各自对社会负责的关系。
三对人际关系中哪一对是第一位的?有人说亲子关系是第一位的,因为孩子是父母的希望,是家庭的太阳,全家围着孩子转是天经地义的。其实不然。孩子的安全感来自父母关系的和谐。有了牢固的夫妻关系,才会有温馨的家庭,孩子才会有良好的成长环境。然而,有的家庭却把亲子关系置于夫妻关系之上,致使孩子成了家庭中的“小霸王”。
父母课堂:凡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等待这个家庭的多半不是好事。
乐善耀:很有可能还会是悲剧。就拿我家隔壁的邻居来说:5年前,我分享了这对小夫妻新婚的喜糖;4年前,我尝到他们喜得贵子的红蛋;如今他们的宝宝3岁了,我却意外获悉这俩人在闹离婚。
一天,我在电梯口遇上宝宝的爸爸,他向我诉苦道:“从我家宝宝生下那天起,我在家里的地位就连那条宠物狗都不如了。在老婆的心目中除了孩子还是孩子。我在家里被边缘化了,我全部的作用就是充当孩子的保姆、会说话的工具,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老婆对孩子言听计从、有求必应,对我却有时冷若冰霜、有时言语粗暴。这个家庭对我来说哪里还有温暖可言?”
父母课堂:婴幼儿时期的孩子无疑会占用母亲大量的时间、精力,父亲应予以体谅,尽量助一臂之力。不过,母亲也不能忘了自己的另一个身份,将丈夫置之脑后,甚至呼来喝去。这既不利于夫妻和睦,也不利于共同育子。
乐善耀:这几年我国的离婚率居高不下,就拿上海来说,2016年达到了38%。因为父母离婚,孩子被迫与一方分离,他的生活、学习乃至心理健康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由此可见,在家庭中固然爱情与亲情两者缺一不可,但只有不断地让爱情保鲜,才能使亲情永恒。
孩子在家庭中应该得到尊重和关爱,但他只是家庭普通成员之一,所以不应该享受家庭特权,更不应成为家庭中的“小太阳”。我们把核心家庭比作一个等边三角形,每个角只能是60度,因为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如果把孩子放到了不恰当的位置,甚至任其凌驾于父母之上,这个三角形就不再是等边三角形,而变成了钝角三角形。
父母课堂:当父母把过多的关切与重视给了孩子,对孩子的成长固然无益,对夫妻关系也是一种伤害。因为免不了会厚此薄彼,使得夫妻关系缺乏应有的维护。
乐善耀:家庭教育需要和谐的家庭环境,因为和谐的环境本身就是最优质的家庭教育。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孩子健康成长、快乐生活的土壤,而和谐家庭的先决条件就是夫妻关系的和谐。家庭需要人文关怀,这种关怀应该让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感受到;夫妻之间则需要相互尊重、关爱、欣赏、理解和包容。
父母课堂:再怎么尊重、理解,夫妻间还是难免会出现口角,甚至矛盾、冲突。此时,父母该怎么做呢?
乐善耀:夫妻之间有矛盾、有口角并不可怕,只是矛盾的解决和处理需要有效的沟通与倾听。夫妻之间的爱情需要共同维护和保养,如同一盆花,要给它浇水、施肥;如同一棵树,要给它除虫、培土。如果夫妻之间有了矛盾,绝对不应该任由这种矛盾暴露在孩子面前,更不应让他介入这种矛盾与冲突。这是夫妻双方的理智表现,更是对孩子的负责和爱护。如果让孩子生活在吵闹或冷漠的家庭环境里,他在心理上就会缺少安全感,在同学面前就会产生自卑感而缺乏自信。这种心灵的伤害有可能终身难以痊愈。
父母课堂:如果这种矛盾冲突被孩子发现了,父母不妨让孩子看到自己是怎么化解的,这也是很好的家庭教育。在采访的最后,您还有什么话想对父母们说吗?
乐善耀:面对孩子的教育和要求,夫妻之间应保持高度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夫妻之间应有所分工,各自承担应有的责任,不管哪一方,都没有理由将自己应承担的责任推给对方。要知道,父亲和母亲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都是不可缺少的。在有的家庭中,孩子的父亲只管赚钱,不管教育。孩子说:“我爸爸是一片浮云,一个月难得见到几次。”今天的家庭教育中并不缺少爱,只是爱往往被异化了——被金钱化了,被物质化了。难道家庭教育可以用金钱购买?难道亲情可以用金钱取代?有效的家庭教育需要多一些纯洁的爱,少一点儿铜臭的爱。
父母课堂:爱孩子就要多给他一些陪伴,爱孩子就要多给自己的伴侣一些关爱。谢谢您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