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肖川:守护孩子的生命

(2011-03-09 15:04:21)
标签:

肖川

家庭教育

父母课堂

教育

分类: 本刊专访

 肖川:守护孩子的生命

肖川,北京师范大学生命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英国教育哲学协会会员,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首席专家。出版《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等20余部著作,受到广泛好评。我国生命教育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主编了《生命教育》《守护孩子的生命》《生命教育小学生读本》《生命教育中学生读本》《生命教育教师读本》《生命教育家长读本》等教材和图书。

 

父母课堂:您好!我手边有一本书,是您与曹专老师合著的《守护孩子的生命——中国家长要关注的20个问题》,序言的题目特别好:《生命第一》。我想知道,您对“生命第一”这四个字是怎么看的?

肖川: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如果没有了生命,其他的一切全都无从谈起。这个道理很浅显,应该说是尽人皆知,但是很可惜,在实际生活中,人们的表现却往往并非如此。我这里有许多案例,都让人嗟叹不已:模范教师因为忙于工作,贻误了自己女儿的病情,导致女儿从此失去听觉;为了偷钱的事当着众人打骂孩子,结果孩子一气之下跳了楼;母亲逼着女儿从2岁起弹钢琴,作为反抗,女儿在12岁那年,挥刀将自己的手指砍了下来……

有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相当于每天“消失”一个40多名学生的教学班。因此,近年来我一直倡导和呼吁生命教育:生命是教育的最高价值,没有什么比孩子的生命更重要,我们应当关注孩子的生命甚于一切!

父母课堂:这些教训听起来确实惨痛!我们一直说着“以人为本”,而人最宝贵的东西莫过于生命。当我们忙着给孩子补这补那时,确实应该首先补上这一课——生命教育。据我所知,这个词来自美国,您能谈谈它的由来吗?

肖川:生命教育( Life Education)一词始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美国社会中出现大量吸毒、自杀、他杀、性危机等危害生命的现象,而生命教育就是作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出现的。可以说,生命教育起初是以死亡教育的形式出现的,通过生命教育唤起人们对生命的热爱,消解对生命的威胁。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开始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并很快涉及许多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潮。

父母课堂:听起来,生命教育很像是安全教育或者一种心理疏导,是这样的吗?

肖川:生命教育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它比安全教育和心理疏导更加宽泛,青春期教育、艾滋病和毒品预防教育、珍爱生命与预防自杀教育、健康人格教育、感恩教育与生命情怀的教育、临终关怀与死亡教育、人权教育、生态环境教育、国防与世界和平教育、敬畏生命与信仰教育等众多主题教育都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总的来说,生命教育就是要让孩子学会“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

父母课堂:生命教育在国外备受重视,但在国内才刚刚起步。在我的印象中,这个词比较鲜明地出现于我国公众眼前,始于2008年央视制作的一档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那一期的主题是“用知识守护生命”。

肖川: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带给了人们深层的生命思考。有一句话说得好,真正的灾难并不在于灾难本身,而是人们对灾难的恐惧和绝望。天灾或者无法避免,但从容应对就能将伤亡减到最低,这是不争的事实。可能出于趋利避害的心理,中国人不愿谈论死亡,对于意外伤害也只是震惊于它的严重后果,日常防范起来就显得十分疏忽甚至麻木。其实,正视危险的存在,不断学习应急自救的知识,经常进行相关的演练,生命就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这一点,在我们的邻国——日本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父母课堂:是这样的。不过天灾固然危害极大,毕竟发生的几率较小。在孩子们日复一日的学习、生活中,还有一些“杀手”更为寻常。听说您尤其关注青少年自杀问题,您就此想对家长说些什么?

肖川:据北京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提供的数据表明,在1 534 岁青少年的死亡原因中,自杀已成为第一“杀手”。作为教育者,我认为这说明了当下教育的一种缺失。我们的教育只重视如何让孩子应试、成才,却忽视了生命教育,缺乏对青少年的人文关怀。结果孩子们变得苦闷、压抑甚至充满怨恨,不能善待自己,也不能善待他人。发展到一定程度,他们就会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有时还会伤害无辜。我想对家长说,请你把目光从孩子的学习、成绩、特长上挪开,请更多地关注他的身体与内心。生命存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感受幸福快乐,并与他人分享这种幸福快乐,所以,请不要忘记把人性中最善良、最美好、最纯真的东西植入孩子的心田,让他在渐渐成长的过程中凝聚“人情味”,让他充满欢欣地喜爱自己,让他全心全意地信赖自己,让他能够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天。

父母课堂:许多家长也听说过生命教育,但是感觉很茫然,不知道应该从何做起,请您指点一下。

肖川:我觉得以下三方面是家长应该重视的:第一是生存教育。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生命是重要的,也是脆弱的,有时一个小小的失误就可能导致生命的不复存在,“学会生存”是最重要的本领。第二是发展生命的教育。生命是神奇的,完美的生活应当让生命中蕴藏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实现生命的价值,成全生命的幸福。第三是死亡教育。要介绍死亡知识,让孩子了解死亡是怎么一回事,死亡对亲人、朋友的伤害,使孩子对各种与死亡相关的打击、挫折、损失有所准备,从而更加珍惜生命。

父母课堂:在具体做法方面,您有什么建议?

肖川:所有的家长都应该从细微处做起,从现在做起:①不用尖酸刻薄的语言羞辱孩子,即使他的确令人恼怒。②不用轻蔑的眼光打量孩子,即使他的确令人失望。③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孩子,即使他犯了严重的错误。④不在孩子面前抱怨生活,即使你的确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遭遇了不应有的挫折。⑤当孩子无礼地顶撞你,令你气恼时,你仍能心平气和,从容淡定,理智地对待他。⑥当你出现在孩子面前时,总是情绪饱满、信心十足,即使你非常疲惫,非常沮丧。这些要求也许有点强人所难,但的确是优质家庭教育所需要的。此外,家庭成员间应该平等、尊重、和谐、相爱,共同营造一个属于孩子的生命乐园,用良好的家庭氛围帮助孩子排解来自学校、社会等外界环境带来的不利因素,特别是与孩子生命意愿相违背的歧视、欺辱、强制、训诫等。

父母课堂:如果请您寄语广大家长,寄语家庭教育,您会说些什么?

肖川: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希望每一位家长都能够关注和了解生命教育,探索和进行生命教育,让生命教育帮助孩子形成阳光般的心态和健康人格,为他们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版权属于《父母课堂》杂志所有,转载请标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