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山守护神,史实与神话的融合作者;沐继远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标签:
历史旅游文化图片 |
苍山守护神,史实与神话的融合
作者;沐继远
一、走苍山玉带云游路,谒苍山守护神碑及明沐英将军化身的守护神石岩:

时值盛夏的一个多云之日,我与老同学晓懋、铮昆、家林妻小金等四人,一道登苍山,走十多公里玉带云游路步行道,看苍山、望溪水、观危崖、吸氧吧、聊故旧、练脚力,机缘难遇。
沿苍山玉带云游路的步行道,从南向北走,过了十八溪之一的绿玉溪,沿步行道拐朝东,再过两岩夹一缝的一线天后,不一会就见到步行道旁的这个苍山守护神碑,并有幸能一睹这座以明代历史人物沐英为偶像作化身的苍山守护神石岩的独特风彩。

苍山守护神中英文碑:
“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将沐英率军征服大理,翻越苍山,经洗马潭时,竟萌生了解甲归田、怡情山水的隐退之意。也许沐将军被此地的石岩所感动,这堵独特石岩成了大理百姓心中的苍山守护神。”

在我身后走来的这对外国情侣,从龙溪的石桥到苍山守护神碑之间的这段玉带路上,曾与我们多次邂逅,那位高大的男宾老外,或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当着我们阅读英文石碑,并指着石碑读出“朱元璋、沐英”的名字,这一招,令我等惊叹,并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后来我们又游了中和寺,便乘电缆车下到大理古城。
事后,读史思情,不由得吟诵拙诗一首:
谒苍山守护神,思沐英将军
作者:沐继远
云遮雾罩十九峰,
洗马潭前叙心志,
安得太平吉祥时,
寄情苍山作守护,
二、关于《苍山守护神碑》的内容,查历史资料,确有其史实根据:

大明一统志古籍版山川之点苍山条
1、据《大明一统志》卷八十六大理府山川点苍山条载:
山川
2、从明太祖实录卷一百四十三中所载:洪武中,沐英征大理,出点苍山一事,发生在洪武十五年(即1382年)的闰二月;明军是由石门间道渡河,绕出点苍山的:
征南左副将军永昌侯蓝玉、右副将军西平侯沐英,进兵攻大理克之,大理城倚点苍山,西临洱河为固,土酋叚世闻王师且至,聚众扼下关以守;下关者南诏皮罗阁所筑龙尾关是也,号为险要,玉等至品甸,遣定远侯王弼,以兵由洱水东趋上关,为犄角势,自率众抵下关,造攻具,遣都督胡海洋,夜四鼓由石门间道渡河,绕出点苍山后,攀木援崖而上,立我旗帜,昧爽,我军抵下关者,望之踊跃欢噪,酋众警乱,英身先士卒,策马渡河,水没马腹,将士随之莫敢后,遂斩关而入,山上军望见,亦下攻之,酋兵腹背受敌,遂溃拔其城,叚世就擒,乃分兵取鹤庆,略丽江,破石门关下金齿,由是车里平缅等处,相率来降,诸夷悉平。
见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三洪武十五年闰二月癸卯条
3、熟悉地理的人都知道,下关龙尾关与大理古城相距十五公里,而史料上的记述,是将1382年2月发生在龙尾关及西洱河上,明军突破大理守军防线的战役,与明军翻越苍山与克下关及上关的明军会合后突进大理古城的战役,两次战役作一并记述的,而且下关一役的记述略详,大理古城一役的记述更简。实际明军这两场战役都离不开“翻越苍山以出奇制胜”运筹决胜之略的。
朱元璋在明军进讨大理前,曾亲予布署:戊戌,敕谕征南将军頴川侯傅友德、左副将军永昌侯蓝玉、右副将军西平侯沐英,曰近者指挥何福至京得报知,摧坚抚顺之方,运筹决胜之略。然,云南自汉以来服属中国,惟宋不然,胡元则未有,中国已下云南,近因彼肆侮朝廷命卿等,讨平之,今诸州已定,惟大理未服,尚生忿恨,当即进讨,故命福驰回谕诸将军,夷性顽犷诡诈多端,阻山扼险是其长计,攻战之策,诸将军必筹之熟矣!若顿师宿,旅非我之利,要在出奇制胜,乘机进取,一举而定,再不劳兵可也,所奏事宜悉从尔请。
见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四十三洪武十五年闰二月戊戌条
三、苍山洗马潭及苍山西麓石门关等苍山旅游相关图片:

苍山旅游导览示意图

洗马潭在点苍山玉局峰与龙泉峰的下方,是高山冰斗湖,海拔3920米。潭水面积4500平方米。

洗马潭所在点苍山,地处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系的南端。

由苍山玉带云游路上,鸟瞰当今的大理古城。

从大理古城的城墙上看点苍山。

地处苍山龙泉峰与玉局峰西麓的苍山石门关:明军由石门间道渡河,绕出点苍山后,攀木援崖而上,立我旗帜。
四、龙尾关、西洱河及相关史料:

相距大理古城十五公里的下关龙尾关城门。大理古城,北有龙首上关,南有龙尾下关;古语云“关分上下一龙锁,地控西南万国通”。唐天宝年间由南诏神武王皮罗阁所筑。

由龙尾关到黑龙桥之间的老街——中承街

中承街老街口树有《龙尾关碑记》石碑

图中下方是下关西洱河,从西洱河前远眺苍山,图中西洱河的下端(即图中左侧)过去是河尾,依山的高处是龙尾关。史志记载:“当洱河之尾,一名河尾闗,唐时名龙尾城,唐志龙尾城”。
图中的上部是苍山斜阳峰麓,处斜阳峰麓半山居中的古建群是下关将军洞,祀唐代李宓将军。

图中是下关黑龙桥,桥下是西洱河,即1382年2月明军以兵进攻大理时,大理城倚点苍山,西临洱河为固,土酋叚世闻王师且至,聚众扼下关以守;沐英以兵缀下关,英身先士卒,策马渡河,水没马腹,将士随之莫敢后,遂斩关而入,山上军望见,亦下攻之,酋兵腹背受敌,遂溃拔其城。
继远摄
以下附录几则史料记述:
进师大理,土酋世聚众扼下关。英率众造攻具,以夜四鼓出点苍山後立旗帜,酋众惊乱。英身先士卒,策马渡河,斩关而入,麾兵前後夹攻,遂克其城,下鹤庆、丽江、金齿。
见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八洪武二十五年六月沐英传摘录
二月,进攻大理。大理左洱水,右点苍,山海之交接于子午,曰上关、下关,土酋段世以众五万据之。王曰:“彼险而骄,可用奇。”夜分军,缘点苍绝险,绕出下关之背,至则树旗。我军望见,皆踊跃而欢。王策马乱流径进,将士随之,山上军亦引下,段腹背受敌,杀虏与曲靖等。
见张紞撰《黔宁昭靖王庙记》载于《景泰云南图经志书》
大理城依点苍山、西洱河为固,南诏皮罗阁所筑龙首、龙尾二关,号险要。王自将取之。土酋段世聚众五万扼龙关,牢不可破。王以一军付裨将,夜从间道绕出点苍山后,攀木缘崖而上,立我旗帜。迟明,彼军惊乱,王策马渡河,水及马腹,将士随之,斩关而入。彼军腹背受敌,遂溃。拔其城,擒段世,协从者悉纵遣之。分兵下鹤庆、丽江,收三营寨,破石门关,略永昌。由是,西番、车里、平缅相率来附。
(本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