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写作练习
(2014-06-10 14:22:06)
标签:
教育 |
综高一年级 |
|||||
执笔:邰峰乔 |
审核: |
授课班级:13综高机电2 |
|||
授课人: 邰峰乔 |
授课时间:4月 |
||||
学科:机械基础 |
课题:普通螺旋传动 |
||||
【学习目标】 |
1.
2.
3. |
|
|||
【重点难点预测】 |
重点:1.左右手法则的使用;
难点:移动方向,转向和旋向之间的联系与区分。 |
|
|||
【知识链接】 |
1.
2.
3. |
|
|||
【学法指导】 |
直接讲授法 目标学习法 任务驱动法 做中学,学中做方法 |
|
|||
【学习流程】 |
一,
1.
2.
3.
二,
1.
2.
(1)
(2) 总结:左右手法则的总结“单动看指向,双动反方向”。
三, 1, L=N*Ph L:螺杆(螺母)的直线移动距离(mm) N:回转圈数 Ph:螺纹导程(mm) 2, V=n*Ph V:螺纹(螺母)直线移动速度(mm/min) n:回转的转速(r/min) Ph:螺纹导程(mm) 例题:普通螺旋传动中,已知左旋双线螺杆的螺距为8mm,若螺杆按图示方向回转两周,螺母移动了多少距离?方向如何? |
教师根据图例和实际经验讲解, 让学生对“三向”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学生跟着教师运用“左右手定则” 学生根据法则定义,自己判断题目。 学生总结记忆“单动”和“双动”情况下,法则不同之处 教师总结记忆方法 学生根据定义以及公式,通过习题巩固。 |
|||
■ |
1.根据结构简图理解“三向”的画法; 2.能够根据简图和之前所学知识复述机构的工作过程以及工作原理; |
||||
■ |
一.掌握左右手法则后,如何在“三向”中,知二求一: 1.知道旋转方向,移动方向,求解转动方向 2.知道转动方向,移动方向,求解旋转方向 3.知道旋转方向,转动方向,求解移动方向 二.普通螺旋传动的实际运用 学生根据实物,分组讨论,判断运动: 第一组:固体胶棒的运动判断; 第二组:望远镜的运动判断; 第三组:千分尺的运动判断; 第四组:台虎钳的运动判断。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根据物体的运动方向,转动方向,来判断物体的旋转方向,从而得出螺纹的旋转方向。 |
学生以小组形式,探讨知识点的实际运用 |
|||
■ |
一,能够根据所学内容,将章节之相联系: 1,普通螺旋传动与运动副之间的联系; 2,普通螺旋传动与螺纹标记之间的联系; 二,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内容,解释摩擦式螺旋压力机的工作原理 |
||||
【达标测评】 |
达标题目: 1. 如图2-7所示为手动压力机的结构示意图,螺杆与螺母的相对运动关系属于(
A.螺杆转动,螺母移动
C.螺母固定,螺杆转动且移动 图2-7 2.以下(
3.机床大溜板和刀架的进给机构应用了 |
||||
【自主反思】 |
学生对于单一的知识点理解较为深刻,但是当机构综合在一起时,学生很难将一整个运动拆分开来,分为自己所熟知的每一个小的知识点,这需要学生的多加练习,从每一机构的定义出发,根据机构的构成,划分每一个机构的运动构成,让学生在探究,合作中学习,从探究中找到乐趣,在乐趣中掌握知识点。 |
||||
知识盘点: |
1, 2, 3, |
||||
心得感悟: |
本次课较成功的按教学计划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与点拨下,能自主展开。如:对于普通螺旋传动中方向的判断,分组动手探究,给学生足够的留白,锻炼了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提高学习能力。 在讲解普通螺旋传动中,对于“三向”的理解,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自主理解,结合动画和原理图,学生对于定义有感性的认识。 在讲授普通螺旋传动的运动距离以及速度时,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完成,这样既达到了考查的目的,又发挥了其主观能动性,同时这种教学模式使课堂真正提升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学生主动参与,强调了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学生也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这开放、热烈、活跃、轻松的教学环境中汲取着知识的营养,开发着自己的潜能,享受者学习的快乐;实物与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增强了直观性,使学生对普通螺旋传动提高了感性认识,增大了课堂的信息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