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读花】“斗草庭前,兰芽枉待”译文新解

(2012-09-04 11:53:34)
标签:

红学研究

文化

 

[内容摘要]《红楼梦》七十八回《芙蓉女儿诔》里有“斗草庭前,兰芽枉待”一句本文认为该句的下半目前几种红楼梦诗词评注本的翻译都不够准确贴切。文章“斗草庭前”有关的小说情节、文言文借喻修辞格的翻译、骈体文句式句法结构等方面对“斗草庭前,兰芽枉待”进行重新解读。

[关 键 词]红楼梦;斗草庭前,兰芽枉待文言借喻修辞格;骈文句式

 

 

《芙蓉女儿诔》是贾宝玉为祭奠衔屈含冤抱恨长终的丫鬟晴雯而作的一篇至情哀辞。诔文洋洋洒洒、铺彩摛藻,既表达了宝玉对晴雯红颜早夭的深度哀恸之情,也全面展现了伟大作家曹雪芹的惊世文才。诔文中“捉迷屏后,莲瓣无声;斗草庭前,兰芽枉待”一句是一种非常写实的怀旧,宝玉深情追忆了与晴雯在一起度过的无忧无虑的闲逸生活。蔡义江先生在《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对该句下半句“斗草庭前,兰芽枉待”的译解是从前,你去到庭院前斗草,如今,那些香草香花也白白等待你去采摘了!王士超先生编著的《红楼梦诗词鉴赏辞典》对此的翻译是“在那玩斗草的院庭前边,兰花空自等待。”对“兰芽枉待”一句,查阅诸多红楼梦诗词鉴赏本的释义,与前面所列两位名家的译文基本相同,笔者认为这都不够准确贴切。本文从“斗草庭前”的小说情节、文言文修辞格的翻译、骈体文句式句法结构等方面对“斗草庭前,兰芽枉待”进行重新解读。

 

 

  “斗草庭前,兰芽枉待”照应小说第二十三回

  “斗草庭前,兰芽枉待”描述的是我国古代少女和儿童最为喜闻乐见的趣味游戏——“斗百草”的喧哗场景。《红楼梦》中对“斗草”最为明显的描写是在第六十二回“外面小螺和香菱、芳官、蕊官、藕官、荳官等四五个人,都满园中顽了一回,大家采了些花草来兜着,坐在花草堆中斗草……”。诸多研究文章皆认为“斗草庭前,兰芽枉待”一句对应的就是这段文字,这是没有仔细阅读文本所致。小说第六十二回“斗草”的主角是香菱和红楼十二官,并未言及晴雯。宝玉既在祭文中回忆了这一历历在目的红尘往事,就应该事出有因,那么哪一回的文字在为“斗草庭前,兰芽枉待”千里伏脉呢?小说第二十三回宝玉写作的春、夏、秋、冬四首“即事诗”的诗前寥寥数语闲言少叙。且说宝玉自进花园以来,心满意足,再无别项可生贪求之心。每日只和姊妹丫头们一处,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棋,作画吟诗,以至描鸾刺凤,斗草簪花(注:下划线为笔者所加),低吟悄唱,拆字猜枚,无所不至,倒也十分快乐”即是“晴雯斗草”这一美丽故事的真景实录。

斗草之风,亘古即有。它是在闺阁少女间盛行的一种竞采花草、比赛多寡优劣的趣味性游戏,常于端午行之,祈盼祛病避邪、得福延年草茎相交结,两人各持己端向后拉拽,以断者为负,称之“武斗”;所谓“文斗”,即对花草名,以对仗形式互报草名,谁采的种类多,对仗的水平高,坚持到最后,便是赢家。斗草中,一争高低的心思很重,对于待字闺中的少女很有刺激性。大观园内遍植香花琪草,锦瑟华年的小姐、丫头们于春深花繁时节三五成群走出朱阁翠袖拈芳。主子姑娘如钗黛湘探各个锦心绣腹,文采飞扬,当会选择“文斗”;丫鬟侍女素乏捷才,“武斗”或“文斗”。曹公虽对小说第二十三回大观园群芳“斗草”情节一笔带过,我们却不难想象此情此景的活泼喧闹。“心比天高”的晴雯当是其中最为活跃的丫鬟之一,“生了一张巧嘴”的她,这厢会和其他姐妹“文斗”,叽叽喳喳;而平素又“使力不使心”,那厢便又玩起“武斗”,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暴炭”脾气不依不饶的她自然也会同诸钗裙闹成一片、打作一团,所以“斗草庭前”的晴雯“文武皆备”、天真罄露。宝玉曾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怡红院大丫鬟中,他最为喜爱的便是晴雯,她的卑微生命里闪耀着青春和美的光彩,而天真烂漫的晴雯在宝玉眼中十足绽放着一个少女纯真的美艳和任性。宝玉从“斗草”的青春女儿晴雯身上看到了真、善、美,所以“斗草庭前,兰芽枉待”一句既表现了宝玉对现实生活中美的毁灭的愤怒,也是对大观园因抄检践踏的满腔悲愤。

 

 

  “斗草庭前,兰芽枉待”译文新解

对“兰芽枉待”一句的译解,前文已述诸多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本译成“如今那些兰草香花空自等你去采摘了”不够准确贴切。本文翻译是“如今只余我徒然地空自等待”,将“兰芽”的释义“兰草香花”更改成“我”即宝玉。所以,斗草庭前,兰芽枉待一句的熨帖译文是:“在那斗草簪花庭院前,如今只余我徒然地空自等待”。

1、“兰芽”是宝玉青春年少的象征

    对“捉迷屏后,莲瓣无声;斗草庭前,兰芽枉待”一句中的上句“捉迷屏后,莲瓣无声”的翻译,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的译文是“过去,你躲在屏风后捉迷藏,现在,听不到你的脚步声了,王士超编著《红楼梦诗词鉴赏辞典》的译文是“在那捉迷藏的屏风后面,再也听不见你的脚步声”,其它诸多红楼梦诗词曲赋评注本也均把“莲瓣无声”翻译成“听不见你的脚步声”。很明显,“莲瓣”是比喻义,即大家熟知的“三寸金莲”,本义是晴雯的纤足小脚,诸多红楼梦诗词评注本也均把喻体“莲瓣”直译成本体“纤足”。下句“兰芽枉待”中的“兰芽”也是比喻义,即指兰草初生的嫩芽,常比喻子弟挺秀,同义词如“芝兰玉树”。由《离骚》中独创的“美人香草”手法可知,屈原以兰之雅特清新的高标韵致以抒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苟合取容的胸怀,以兰的品格表现正人君子的高风亮节与坦荡胸襟。在这里,把宝玉比喻成刚刚初生的兰草新芽,既能展现宝玉人品如兰、温润如玉,又能形容宝玉如鲜嫩清秀的兰芽一样正值年少、充满着青春活力。这与贾政眼中“神彩飘逸,秀色夺人”,黛玉端详“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的宝玉形象是一致的。所以,本文认为,对“兰芽”进行译解,也应还原成其本体“宝玉”更为合适。

清明义《绿烟琐窗集》第十七首题红诗“锦衣公子茁兰芽,红粉佳人未破瓜。少小不妨同室榻,梦魂多个帐儿纱”也能为此佐证。根据“红粉佳人未破瓜”可知这位“红粉佳人”芳龄未满二八,而与之相对应的上一句“茁兰芽”也应该与年龄有关,“锦衣公子”当指宝玉,“茁”即生出、生长,“锦衣公子茁兰芽”意在形容宝玉像刚长出来的兰草新芽一样稚嫩清润,正值青春年少,所以“兰芽”是少年宝玉的象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游清泉寺》一词也将浸润在清澈溪水中的兰芽看作是活力青春的象征。

对“兰芽枉待”一句,甲辰本、梦稿本、程本作“兰芳枉待”(蔡义江先生《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亦同“兰芳”意象在古诗词中比较常见,如唐李白《安州应城玉女汤作》:“气浮兰芳满,色涨桃花然”宋王禹《清明》:“方羡飞花随风去,天涯尽处惹兰芳”等,所以“兰芳”与“兰芽”的表面义基本相同“兰芳”喻贤德、贤人,如唐李群玉《自沣浦东游江表途出巴秋投员外从公虞》:“巴歌掩白雪,鲍肆埋兰芳”《养正遗规》“兰芳不厌谷幽,君子不为名修”等,但显然“兰芳”不如“兰芽”措词形象且恰当好处,“兰芳”坐实了德艺双馨,却无花样年华、水样青春之意。

2、从文言文借喻修辞格的翻译来考虑

人在吟诗作赋时,为了更好地表情达意,常运用大量修辞格,与现代汉语相比,文言修辞非常丰富,使用频率也很高。借喻,就是不出现要说的本体而用一个形象的喻体来直接表述的修辞方法。这种方式为古代学者所乐用,它能使语言变得或生动形象或委婉曲折,从而形成多种多样的叙事议论风格。根据文言文翻译中对修辞格的翻译原则,对借喻修辞格的翻译是将喻体直接换成本体或抓住喻体采用形象描绘的方法进行意译。“捉迷屏后,莲瓣无声”中的“莲瓣”就是借喻修辞格,诸多红楼梦诗词鉴赏本皆把“莲瓣”直接翻译成本体“女子小脚”,所以“兰芽”这一借喻修辞格正确的翻译方法也要换成本体“才能出众、青春年少的子弟”即宝玉更为恰当。另外,把“兰芽枉待”翻译成“我(宝玉)空自等待”比翻译成“兰草香花”要好,因为《芙蓉女儿诔》是以“怡红浊玉”的口吻写的,衷肠牵系,愈可突显宝玉对晴雯的无限深情。

3骈文句式分析,“兰芽枉待”比“兰芽茁”贴切

对“兰芽枉待”一句,戚序本作“兰芽茁”,本文认为“待”比“茁”贴切。《芙蓉女儿诔》是曹雪芹兼用骈体和骚体仿楚辞式撰写的一篇哀祭文。骈文讲求对偶、声韵、用典、藻饰,其中对偶是骈文的最基本的文体特征。“捉迷屏后,莲瓣无声”与“斗草庭前,兰芽枉待”属于对偶中的“复句对复句”,这两句后半句的句法结构是:名词+副词+动词。“莲瓣无声”中的“声”是名词用作动词,指发出声音,所以对“捉迷屏后,莲瓣无声”的确切翻译应是“先前你躲在屏风后与我捉迷藏,现在我却听不到你的纤足发出的声响了”;而“兰芽枉待”中的“待”和“兰芽枉茁”中的“茁”也要取动词词义。“待”即等待,“茁”即生出、生长,如“曝干则为干看蕈,今深山穷民以此代耕,殆天茁此品,以遗其利也。”(元王祯《农书》)按前文对借喻修辞格的翻译原则将“兰芽枉待”和“兰芽枉茁”分别翻译即“我(宝玉)空自等待”和“我(宝玉)空自生长”,孰优孰劣毋须赘言

    另外,即使不将喻体“兰芽”直接换成本体而从表面义去理解,“待”比“茁”也要好,因为按喻体直接翻译“如今那些兰草香花空自等你去采摘了”和如今那些兰草香花空自生长”两句相比,前句也比后句更富表现力和感染力,前句赋予兰草人性化,草木摇摇落落,尚且有情,人何以堪?

 

 

《芙蓉女儿诔》是《红楼梦》前八十回原著中的鸿篇巨制,一千三百余字的诔文几乎无一句无出处遣词造句竭尽华丽曲折之能事。诸多红学专家为让读者通读理解,剖幽析微,皓首穷经。本文正是在红学前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略陈管见,请方家垂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