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言教学活动中融合思维与品格的发展探究
(2018-05-01 19:27:28)分类: 1教学论文 |
如何在语言教学活动中融合思维与品格的发展探究
张晓侠
摘要
关键词
教师独特教学特色与个人魅力吸引学生喜欢这门学科,不断促进其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而调动学生积极性与兴趣最佳方式就是给与充分参与学习感知的过程体验。这世界没有完美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学会发现学生优点,并且给与鼓励。始终以耐心包容的心态接纳学生发展的综合差异、给予具体恰当灵活的学法指导和坚持自身不断的积极探索思考心来提升自身的英语教学张力,同时也引领学生向光前行。
一 关注个性差异是关注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1983年,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者加德纳批判了传统的运用智力测验检验人的智力的做法,他提出智力就是解决问题或知道产品的能力,并进一步指出人的智力包括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空间智力、人际关系智力、音乐智力、身体运动智力、自我认知智力等七种。后来加德纳又增加了自然观察智力和存在两种智力,智力种类达到9种。但大多数人只能在一两种智力上有出色的表现。
该理论在美国和世界各地产生深远影响,有学者提出多元智能理论将是21世纪主流教育思想之一.每一种智能都有一定的年龄关键期,因此就给与教师尽早发现学生智能组合的差异,扬长避短,加以引导提升。“多元智能理论,以全新的智能理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评价学生的多元视角。在我国,多元智能理论无疑是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努力推崇的‘素质教育的最好诠释’.”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人们对个体差异的关注实施有效教学越来越重视。黄永红(2010)提出如果教师能主动关注学生的差异需要并提供多样的学习内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以开发每位学生的潜能为基点,以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和师生交往为依托,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运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追求学生个性与共性的和谐统一。姜时晶(2013)认为新时期教育要求教师转变观念,转换角色,是创建和谐师生的关键,也是实现差异教学的保证,所谓“亲其师,听其言,效其行”。杨艳等(2008)结合该理论在课堂上大胆实践,提出让同学唱一唱、说一说、跳一跳、画一画、演一演等多元智能,师学生沉浸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让学习成为一种享受。
叶澜提出“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多方面的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课堂教学对于参与者具有个体的生命价值。”
二 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是深化学生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教学方式要以谋求个体的发展为宗旨
有效的语言应适应自然的学习过程。英语的实质是实践课,教学效果应以学生学习效果为依据,而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真正给与学生自主探究发展的时间与空间,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的感知能力和实际交际运用能力。因此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对学生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力。只有改善课堂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促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逐步从被动向自动的转变。
小学英语教学现状表明,传统教学不能唤起学生主体发展需要,抑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度和自觉性。有效课堂关键在于教师的建构是否给与学生足够的尊重、信任、期待与耐心等待;对其学习过程中“最近发展区”成长点的把控与及时评价是否恰当与准确。否则只是知识的传授,而对于人的发展一切都只是空谈而已。
(二)、不断改革教学模式是适应教育动态环境的迫切需要
在英语教学中,彻底摒弃“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使教学由“知识传授型”向“综合思维能力训练型”转变。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分析和解决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获取知识、建构知识、促进其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总之,教师不只是专业知识的源泉和导师,还应该是学生学习辅导者、课堂活动协商者、参与者、合作者及心理支持者。
1.情境创设教学
除了要求学生不断对各种信息和观念进行加工转变外,还要求教师以及教学设计者为学习者思维和问题解决必要引导和有力的支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情境,针对所学内容设计出具有思考价值和启发意义的问题,鼓励他们去尝试解决。在构建新知识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探求过程、开发潜能、使教学活动由“教师教授为中心”向“问题讨论为中心”转变。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提供一定支持与引导,配合并促进学生解决问题。“抛锚式教学”,即以真实的事例或问题作业“锚””,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
2.互动式小组活动教学
这种方式可使学生在真正意义上参与信息交流,激发学生参与意识。这种小组活动要足够小,以便所有成员能够参与明确任务,每个学生都必须给与信息,也必须获得信息。通过交流与合作才能完成交际任务,达到解决某一问题的目的。小组互动学习模式一定是个体可以自主、自觉、主动发现构建这个意义过程,才是真正的有意义的学习,可以被迁移的学习方法。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放手与接受必须让彼此在互动中理解感受心里的想法,但同时必须给与一定可操作性的行为指导,使其在具体信息加工中同化或顺应新的知识意义的构建过程,心智得到发展。
3.主题式教学
建构主义主张“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而问题式教学(project - based instruction)体现了这样的思路。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针对课程内容设计学习单元,每个课题围绕一些启发性问题展开。学习者通过合作、讨论、来分析问题、收集资料、直至问题的机解决。通过问题解决,学生便可以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不仅能掌握语言形式,而且可获得实际场合使用语言的能力,即获取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从而建立良好知识结构。解决以发现为依托,教师只点而不答,是给学生发现过程点拨。这比告知来得更有意义。
三 教师观念转变是践行学生发展的有效助推器
(一)
王烈莲(2012)提出教师参与研究可以提升自己的自我教科研能力。当理论研究与课堂教学研究、教师成长与学生发展相结合,教育行为就逐渐走向美好状态。结果即使有瑕疵,而过程的体验与积累的经验都是专业成长难得的财富,仍会成为动力推进教育教学研究稳步前行。因此,只要有坚定的教育信念,不断地坚持与大胆尝试,在问题中学会接纳以及缓慢前进态势,以积极的人格魅力与强大的内心力量,勇敢接受所遇到各种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耐心与智慧,上教育研究成为生活中必不缺的一部分。而参与科研经过一定会使教师个体的智慧、人格、意志、心理品质得到巨大发展。
(二)
一线教师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对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反思,“激发一种反思性智慧和情境的机智。”在实践中以正能量个人魅力创造性工作。凌锡兵(2010)认为真正理解尊重学生差异并创造性开展工作,教师授业中心就转移到纠偏、点评、总结和释难方面。对过程问题不断积极思考、灵活对待,学会利用一切教育资源和可行条件,在做中思、思中学、学中用,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与生活连接发挥其组织者、促进者的职责。
(三)教研组活动反思促进教师观念教学改进
校本研究是一种学习、工作和研究三位为一体的学校活动和教师行为,它以教师为主体,以学校为主阵地,通过有计划的、系统的研究活动,解决课程中多层次问题,促进教师的成长,学校发展和基础教育的兴盛。陕西师大附小定期的英语组教研活动的开展,成为教师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平台。而结合近期学校开展的研究课为契机,组长主持,师徒互相听课、磨课、改进、评价反思的方式,组员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评价他人课程中不断学习思考,迁移到自己的日常教学。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以自我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之依据的“异位”解析和修正,进而不断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素养的过程。
张立昌强调
“教师应主动对自己教学实践的考察,立足自己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之依据的回顾、诊断、自我监控和自我调适到不良行为、方法和策略的优化和改善,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并逐渐对教学活动规律的认识理解,从而在变化中不断优化教学模式以满足教育对象的要求。”
四 教育教学行动转变是实现学生发展的有利保障
(一)、勤于思考
如何做到让学生喜欢英语学科?既要抓心与心的精神引导与评价,同时也要在教学上夯实基础,灵活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既能在选拔应试中实现自己愿望,又愿意主动积极学好这门课程,让他们既有挑战感、成就感,同时在组织实施活动中学会合作交流分享,开放轻松心态融入学习过程,敢于大胆表达自己观点、想法、能耐心谦虚倾听不同声音,学会分析辨别、判断、吸收转化、甚至优化不利因素,在日常教学中客观认识接纳改变利用一切存在条件,灵活调整,产生积极影响力,才能真正做到让个体内心深存依恋心理。
(二)、勤于动笔
实践证明校本培训促进教师成长,是有效途径。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变为教师的教育素养,校本培训是一种实践策略。对自我经验的反思是教师提升教育智慧的不二法门,但反思必须有一定的理论学习。英国学者波斯纳(G.J.Posner,
(三)、勤于实践
总之,这里涉及到教师专业素质,叶澜对此提出“教师专业素养的成熟标志是形成教育智慧。这种教育智慧表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是敏锐地感受、准确地判断活动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的能力;具有把握教育时机、化解冲突、消除矛盾的机智;是在具体的教育场景中及时地做出教育决策、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是使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愿意与他人进行真诚对话的魅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教学自由境界。
五 大数据环境下教材、资源的整合与运用对学生发展发挥着不可忽视重要作用(以课堂实录为例)
教师正确利用网络资源能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们的知识面,也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想象思维、创新思维、动手操作能力。尤其处于新时代的小学生对电脑有着特殊的感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一)庞大数据库做靠山,丰富学生学习生活
课堂因为教师们使用多媒体更加灵活生动了,教师身后有庞大数据库做靠山,课堂教学效果有了很大改善。课堂中教学重难点更加清晰、明确。因为可以将原来p p t 里的文件导入系统,并对一些重点及难点现场点评、拓展、细化,并能够将学生出现的问题有效反应出来,对其他孩子算是一种有效的提示,课堂倾听的效果从孩子们的眼神、回答问题的积极态度以及准确的反应中找到继续坚持的理由。
根据一项调查中19题,我们喜欢老师在课堂上使用给多媒体辅助教学。
|
人数 |
百分比 |
完全不同意 |
8 |
7.1 |
比较不同意 |
6 |
5.3 |
无所谓 |
16 |
14.2 |
比较同意 |
20 |
17.7 |
完全同意 |
63 |
55.8 |
合计 |
113 |
100.0 |
该题调查结果是55.8%同学认同多媒体教学给他们学习带来的新的感受,17.7%同学比较同意,14.2%同学无所谓,5.3%同学完全不同意,7.1%比较不同意。12.4%同学从这个问题明显感觉他们在很多问题的判断上几乎没有自己的积极想法,判断,感觉很麻木,确实对于学习没有丝毫的兴趣,这个状态需要认真思考。需要在日常教学谨慎对待。
(二) 案例分享
李建军(2013)提出教师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电化教学设备,尤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英语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参与课堂教学,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知,使其提高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利用网络平台,设计教师节的教授思路。课堂上话题经过图片的描述到点拨有含金量的思想,让同学们开阔表达的思路,能将内在抽象概念首次出现在黑板上。这为后来的有关教师的诗歌打下坚实的基础。同学们对于老师分享的诗认真分男女生朗诵,并细细体会其中的内涵。然后在规定的五分钟内一边倾听有关教师的英文歌曲,自己认真思考各自的内容。孩子们被那种情绪所打动,尽管有人趁机说话,但绝大多数孩子还是认真思考。
|
|
Give me happy ;
|
To Teachers You are a good teacher.
And I will never forget you ! |
Your smile is so beautiful.
Thank you . teachers,
and you ' l l remember me ! _ Anna |
You and me just like a circle.
|
总之,在日常的语言教学活动中融合思维与品格的发展,才能将教育教学深入并升华,理论研究离不开实践的点滴数据积累,才有可能带来理论完善与新发现。 学生接受新事物比较快,兴趣浓厚,有助于活动的继续开展。同时也要保持清醒与警惕,个体学习影响因素很多,而自身差异在信息接受、信息加工方面有很大差异,尤其对于基础较弱的学习群体更加关注,再好的方法个体接纳、认同、内化是一个漫长的量的积累过程,需要冷静客观积极对待。为了每个师生都拥有健康的身,温暖的心,我们定要在教育研究学习路上携手共成长。
参考文献
[1]
[2]
[3]皮亚杰,王宪钿等(译).发生认识论原则[M] . 北京:商务印刷馆.1981
[4]叶澜等著.“新基础教育”成型性研究丛书 成型性研究报告集[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叶澜.“新基础教育”发展性研究报告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6]靳玉乐.新课程下教学方式转变[M]. 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7] 黄永红.试论小学英语差异教学的实施[J].教学与管理.
[8] 杨艳、姜自敏.运用多元智能理论.
[9] 张立昌.教师的反思及其策略[J].教育研究.2001,(12):17-21
[10]张立昌.自我实践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7:2-5
[11]龙宝新.高效课堂的本真内涵[J]. 教育科学论坛.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