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2012-06-15 21:41:28)
标签:
杂谈 |
要点解读:教师是一种专门职业,就要求教育工作者需要有学科专业素养,需要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学科专业素养不仅包括专业知识,而且包括一定的科研能力。重视科研的教师,才能不停留于照本宣科,而是应在教学过程中灌入自己的思想情感,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如果只是局限一隅,是难以获得对人和世界的全面而客观的认识。教师职业专业化有可能会造成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的可能,于是要求教师应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目的使教师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了解不同学科的思维模式,增强思维的能力,培养科学精神,增强人文素养,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
只有具有综合知识储备,理解不同学科在教育功能上的差别,明白自己所教学科在整个知识体系的位置,将所学知识与其它学科知识相联系,小学教师也才有可能去帮助学生建立对知识的整体全面的认识,利于达成不同学科知识对学生的教育功效,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通过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们通过多样化的接触,得到了自由的、顺其自然的成长。因为每个个体的独特性与独创性,在教育影响下得到充分的开发与挖掘,引导小学生认识了解自身的潜质,正确全面看待自己优势力量及存在的不足。这也让教育回到人之为人的根本去。师生在共同成长过程中不断反省自己的问题,不断完善提高。尤其将理论与生活结合,让各种知识融会贯通,防止小学生过早的“偏科”,“高分低能“。使学生兼备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
教师是一种专门职业,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学科专业素养,还要有教育专业素养。一名教师能不能自觉地使教育活动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与他有没有教育理论的素养、能否理解教育的本质、是否具备现代教育观念、能否掌握教育艺术有很大关系。并不是有较多知识的人都能成为合格的教师。教育最根本的理念,通过三元知识体系,使教师的思维能力得到的充分开发与培养,即想得更深入、看得更宽阔、判断得更正确的能力。包括思考力、感受力、理解力、分析力、想象力、创造力、判断力、洞察力等的综合能力的养成,而这种能力的养成又来自将不同知识贯通的训练。
对小学教师而言,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有利于有效地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体现教师素质的普通文化知识,这些通识性知识虽然是普通文化知识,却是小学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和提高自身修养不可或缺的知识。有助于小学教师开拓视野,通融见识,能从更广的范畴理解人、自然和社会,获得全面的思维发展,发展博雅的精神和优美的情感,增强教育能力,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示例分析:当加拿大实行教师Monica 在陕西师大附小实习的时候,发生一件值得积极思考的事情。当她遇到英语组组长祝老师时,祝老师正在为即将到来的一节阅读课而烦恼,问其原因是那篇英文小短文涉及关于水资源很多知识,而许多的单词相当生僻,涉及很多地理方面的知识。当她将自己烦恼告诉外教后,Monica 老师立刻认真读起来,而且眼神充满期待与兴奋,嘴里以最快的速度将一篇200字的短文,瞬间浏览完毕,并主动请求让她来教这课,地理课是她的专业也是她的最爱。马上借书准备课程,确认后开心地走了。
在国外教师发展中提到教师通常至少要有两个不同专业的学习经历,这样以便更好的满足教育教学实际需要。而通常国外的head teacher . 相当于我们国内的班主任,每天绝大多数时间与学生在一起,因为除了特别专业要求的音乐、体育、美术外,几乎其他课程都由head teacher 独立带领学生完成。所以教师职业基本要求要掌握专业知识和学科知识,以便更好的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发挥所长,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Monica还擅长绘画,每一节课都会花很长时间在网上搜索图片,如果实在找不到更贴切的图片,她就亲自画,而且效果依旧很好。所以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与自身个人素养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尤其在教育学、心理学方面更是有一定基础的认知。因为Monica 曾说过只有教师了解小学生特点,心理变化,才能有效吸引他们更好融入课堂,轻松快乐的学习。
而先后在我们班实习的两位加拿大实行教师都有自己特别专业与兴趣爱好,Amy 的选修专业是心理学,擅长体育活动,所以在她的课堂很注重对小学生行为礼貌心理的暗示与引导,充分发挥他们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而英文游戏seaweed and octopus的尝试,使小学生身体运动得到充分调动,不再是简单的赛跑,同时对于游戏规则的要求更是亲自落实,得以保证游戏公平开展,这个游戏深得小学生的喜爱。以上两位实习教师都很年轻,尽管他们在国外仍是大学生,然而在实习期间进入课堂状态的速度都很快,英语是他们的母语,而他们大学的专业课各自根据兴趣爱好有不同选择,在他们的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发挥,很快将课堂驾驭的游刃有余,这点与我们国家的实习教师有很大区别,首先语言表达缺乏自信、课堂组织形式单一、不能很好体会感受学生的需求,使小学生失去学习的乐趣,无法有效组织课堂。因此通过中加实习教师课堂教学效果实际比较,我们才明白提出教师有通识性知识对教育教学开展真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行动指南:对于入行的年轻教师,能够不断提高专业成长的同时,也能对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很好的开发,并有意识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将他们有机结合起来,既能发挥自己特长,又能拉近与学生距离,提高教育教学效果。1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可能更容易学会享受工作的过程。2不断学习、思考、积累自己成长的个性化经验。3多看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结合自己来了解自己发展需要,不断有目标提高。4多听课、多参与各种教师培训,了解行业教育最新理念,不断充实自己。要勇于挑战自己,不断深入研究教材、学生、时刻提醒教育是动态复杂的漫长的过程,不能仅仅只满足做个好的教书匠。让自己逐渐从反思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提升方向:对于有一定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更要在开发学生思维方面多下功夫,只有重视学生的发展与需要,可能才会更好促进教师的成长与提升。因此必须努力做到:1、加强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将自己语言、尤其问题思维进一步打开,有更灵活思路让小学生紧跟课堂。2、更加心平气和耐心启发、引导、帮助孩子,让他们发自内心感受到你对他们关注,让他们自觉跟从你,要么学习语言、要么学习为人处事方式、要么感受你的尊重与理解,无论怎样都要让孩子接收到那份力量。3进一步熟悉教材的内容,将最基本的显现内容和隐含内容传递给他们,尤其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深入联系,帮助孩子学会积极关注,本着学以致用的思路来开启孩子对语言新认识。尤其利用不同教材内容结合生活实际,让他们积累很实用观点,逐步学会指导自己的生活与学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