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相册里的珍藏:朝鲜战场寄回祖国的照片(一)

标签:
军史文化 |
分类: 个人军旅史 |
纪念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
父母相册里的珍藏:朝鲜战场寄回祖国的照片(一)
陈 艺 鸣
家母沈济文,1950年1月8日由外祖母戴玉贞携至三野9兵团20军军部驻地嘉兴要求参军,11日正式入伍,成为20军文工团团员。当时她年仅15周岁。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11月中旬,20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入朝后,20军先后参加了第二次战役、第五次战役及华川阻击战,以及东海岸的守备防御任务,1952年9月奉命回国整编换装。从初入朝鲜最为艰难困苦时期,到后来战场局势基本稳定,20军全体将士付出了重大牺牲,获得了显赫的战绩。军文工团和前线作战的指战员们同甘共苦,不怕牺牲,无论是护理伤病员、搬运粮食、押送俘虏,还是阵地演出、火线慰问,都圆满地完成任务,赢得了全军上下的欢迎和爱戴。凭借着副团长丁亮自费购买的一架莱卡相机,战争期间团员们许多真实生动的瞬间画面,得以保留,无比珍贵。
一、 女兵之家——自己动手修建营房
1951年初,第二次战役结束之后,20军开赴朝鲜咸兴一带修正,条件艰苦,文工团女兵们因陋就简,搭建了一座“人”字型窝棚作为自己的“家”。图二左一、图三右三、图四左二为沈济文
二、朝鲜战场的第一个春节
1951年春节在战火硝烟中来临,文工团员们整装出发,分组深入前线部队进行慰问演出。这张战地剧照,拍摄的沈济文所在的演出小组,在山坡上举办春节慰问晚会,正为战士们演出舞蹈《保卫世界和平》,沈济文扮演一位头扎白毛巾的小伙子(“舞台”左侧),战友沈瑾扮演姑娘(“舞台”右侧)
三、寄回国内给妈妈的阵地演出照
1952年6月25日,华川阻击战期间,飞机大炮也阻止不了文工团阵地之花处处绽放。这张剧照中,演出小组正为前线战士们表演蒙古舞。前排演员左一是沈瑾,左二是沈济文。沈济文把照片寄给母亲,并亲笔在背面附言:
“我们在朝鲜是这样开展我们的文艺(活动)的,就在山上和草地上,要是飞机来,还要防空。就是这样演出我们的戏给战士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