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吾爱吾师(五十一)文道薪火—高校老师散记(九·通师9)

(2020-03-29 16:11:15)
标签:

南通师范77级大专班

扬师院南通师资专科班

班主任

古代文学

严迪昌老师

分类: 吾爱吾师

吾爱吾师(五十一)

文道薪火——高校老师散记(九·通师9


严迪昌老师

吾爱吾师(五十一)文道薪火—高校老师散记(九·通师9) 

严迪昌老师和曹林芳老师

严迪昌老师,是我在通中和通师上学时的“双料”老师。其间受教于严老师的相关事迹,曾撰专文忆叙。这里则试以时间为纵轴,依次记述严老师所给予的教诲和帮助,或许能够更为直观而全面地反映多年以来,先生一如既往悉心呵护和尽力提携之难忘师恩。

师诲如灯

——敬承严迪昌老师教泽编年小史

1971年--1977年

1971年至1975年,在南通中学度过初中、高中阶段。严老师时任其他班级语文教师。除了牵头写大字报不点名批评过严老师,别无接触。毕业后下乡插队,务农两年半。1977年恢复高考,复习期间回母校听课,和数百名考生一起,在大礼堂聆听严老师的作文辅导课,受益匪浅。这些回忆,已行诸《先生之风 山高水长》一文,发表于本栏目。

吾爱吾师(五十一)文道薪火—高校老师散记(九·通师9) http://www.ntzx.cn/HTML/tzr/szff/nwse/2019/03/09/06353921234.html)

1978年—1980年

1978年4月考入扬州师范学院南通市师资专科班,在办学点南通师范学校报到入学。开学不久,严老师接任我们文科班班主任。从第二学期开始执教古代文学,连续三个学期,直至毕业。

吾爱吾师(五十一)文道薪火—高校老师散记(九·通师9)

77级通师大专班陈艺鸣学籍表(剪辑)

1980年1月,毕业合影留念。严老师因办理任教南京大学调动事宜而未能参加。

吾爱吾师(五十一)文道薪火—高校老师散记(九·通师9) 

77级大专班文科班毕业照,后排左四为本文作者陈艺鸣

1980年—1982年

1980年2月,毕业分配至南通市第十八中学任教。次年即边工作边复习,准备报考研究生。严老师初调南京大学,教学和科研任务都很繁重,依然不厌其烦,不断来信鼓励和指导。至今还保留着严老师五封来信(其中一封是给王志国同学的)。

吾爱吾师(五十一)文道薪火—高校老师散记(九·通师9)

遗憾的是,当年考研,我报考南大,王志国报考复旦,都失利了。严老师来信鼓励道:“只要大家不轻易放掉原有的一点基础和雄心,我一向认为,你、王志国、张静秋,加上王晓春、冯建这些个都应该会有自己的长足的发展。”

1983年—1990年

1982年春季考研落榜,秋季即考入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脱产进修本科。教院离南大不远,故常去就教于严老师。

1983年国庆以后去看望严老师,蒙所赠签名题字《文学风格漫说》。这是严老师第一部专著,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曾风闻原先计划出版一套丛书,后取消,只保留了严老师的这一部。记得在大专班时,还读过严老师的相关短论《风格谈片》,发表于1978年某期《解放日报》。

1985年,77级大专文科班回校聚会,师生合影留念,严老师出席在列,弥补了当年毕业照缺席的遗憾。这也是毕业后师生到会最全的一次聚会。

吾爱吾师(五十一)文道薪火—高校老师散记(九·通师9) 

前排左起:曹振东、王成训、胡永昌、徐劭、陶耕培、严迪昌、刘秉镕、曹祖清、王承原、沈光耀等老师;二排左四、左五:刘锬和邵胜年老师

1989年3月,严老师应邀回来参加南通中学八十校庆。校方返还给严老师一批“文革”中被抄没的古代诗词手抄本,按严老师回忆,那是在五十年代南大读书时,“我曾借过同学的《清名家词》,抄了一百家中的七十几家”。恰好我们几位同学去看严老师,知其珍贵,当下索要,严老师只留下了谭献的《箧中词》,其余都给我们了。我亦有幸“抢”得一本。

吾爱吾师(五十一)文道薪火—高校老师散记(九·通师9)

张健同学运气不错,所得抄本里,居然还有一张当时的藏书票!我则注意到抄本扉页上的一枚篆体章印:“梦潇湘馆”。

吾爱吾师(五十一)文道薪火—高校老师散记(九·通师9) 

想来应该是严老师当年的书斋名号吧。八十年代则代之以“霜红簃”了。名由事变,事则由势变,势更由世而变。然则一间书斋之称号,亦足可映射世道人情之沧桑兴废矣。前日再次翻阅,细数本册凡一百多页,抄录了《饮虹簃论清词百家》、《倚晴楼诗余》、《疏影楼词》、《真松阁词》、《芬陀利室词》(六种)、《小玲珑阁词》、《寒松阁词》、《倚晴楼诗余》(续)、《忆江南馆词》、《空青馆词》等十数种,近三千首词。封二“落款”,时为“58,7,29,”正是暑假。可以想象,在当时简陋的条件下,暑热中,数十万字的蝇头小楷,工工整整地“镌刻”于严老师的笔下,这是怎样的勤奋刻苦,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啊。数十年后竣工之《清词史》工程,滥觞即在斯时斯册也矣!念动之际,遂将其拍发到严老师弟子的微信群中。

吾爱吾师(五十一)文道薪火—高校老师散记(九·通师9) 

1990年1月,《清词史》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严老师亲笔签名题字托人从苏州带来相赠我们这班学生。《清词史》是严老师最重要的文学史专著之一,1992年荣获江苏省社科优秀奖。

吾爱吾师(五十一)文道薪火—高校老师散记(九·通师9)

就是在所赠《清词史》扉页上,严老师笔误将我的名字写错一个字,这也成了后面一段赠言话题的由来。

1992年

1992年秋,严老师回南通讲学,在张静秋同学家小憩,我们几位同学赶去探望。严老师心情甚好,兴之所至,挥毫为我们留下墨宝。。因前次笔误之故,严老师特地在给我的“龙吟”横幅上多写了一段话,以为针砭鞭策:

吾爱吾师(五十一)文道薪火—高校老师散记(九·通师9)

艺鸣好鸣,余往昔每擅改鸣为民。艺鸣深以为憾。今特以“龙吟”二字记之,或可不忘也。唯鸣则鸣矣,鸣者多难以腾跃。故以静鸣为宜,勿徒伤气自苦耳壬申秋作于借寓之静愚斋 严迪昌(印)

1995—1996年

    1995年,严老师主编的《中华古词观止》由学苑出版社出版,其中录用了我所编写的若干首清词的简介和赏析。这是严老师在1991年受聘担任其“中国古典文学系列专家委员会委员”之后,为我们几位弟子争取到的锻炼机会。

吾爱吾师(五十一)文道薪火—高校老师散记(九·通师9)

1996年,我报评副高职称,而该书出版印刷却因故延迟,严老师特地为我亲笔出具了参编证明。

1999年

1999年,写成《<离骚>的可能世界——“美人香草”的模态逻辑分析》,因是跨学科的新尝试,心里没底,幸赖友人帮忙送请其大学老师楚辞著名专家潘啸龙教授审阅指教。潘教授非常认真,百忙之中拨冗审读,一丝不苟地写了四页稿纸的看法和感想,另附三页致其学生。来信真诚而中肯,“并未一味地对所寄大作作无谓的恭维——既是探讨学问,则必须严格地审视、认真地探讨。所以我的批评也是尖锐的,可供陈君再思考。”我为潘教授的直率和谨严所感动,同时也陷入了游移彷徨。其时严老师正好有事回南通,我去看望时顺便说到此文。听我读后,严老师说:“专业之处不大听得懂,但我认为是可以发表的,学术争鸣也好啊。”不久,在严老师的推荐下,发表于1992年第2期《泰安师专学报》。

吾爱吾师(五十一)文道薪火—高校老师散记(九·通师9)

这是我第一次在高校学报上正式发表学术论文,对我以后的教学及科研产生了重要影响。

2002年—2003年

2002年,在吴强学长安排下,严老师住在狼山江边疗养院养病。我带了些书报去探望,陪先生说说话。闲聊间,提到了黄山书社的《历代词纪事会评》丛书,严老师主编了其中的《近现代词纪事会评》。严老师说,其实整套丛书拖延较久才完成,但因是国家八五规划重点图书,便把出版日期提前到了1995年。我说很喜欢这套书,可惜没买全,缺了好几种,包括严老师的这部。严老师立即说:“我家里还有,回去送你。”我高兴地先谢了。接着又说到这类“会评”收罗资料最不易,严老师说,主要靠平时的积累,临到编写再去查找如何来得及?

吾爱吾师(五十一)文道薪火—高校老师散记(九·通师9)

2003年,严老师病重住院。6月13日,随王亦群老师和张静秋同学等赶赴苏州探望。疾病折磨,严老师瘦削不堪,其状令人心酸,却反过来安慰我们。探视结束时,严老师强撑着叮咛了我几句,尽管口齿已经很不清楚,但我却听懂了:先生没忘记答应给我的书,让我有空去拿……8月5日,一代名师溘然长逝,痛哉,悲夫!

2005年—2011年

2005年,《严迪昌自选论文集》由中国书店出版发行,该书收录严老师于1998至1999年间自选清代诗词及论学文章34篇。幸蒙师母曹林芳老师签名题赠一本。先生去世之后,师母继承和弘扬了其教诲之遗风遗泽。

2011年,严老师遗作《纳兰词选》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又蒙师母曹林芳老师题签赠书。封底纳兰一首《长相思》蓦然入眼:“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读来倍感凄冷。

吾爱吾师(五十一)文道薪火—高校老师散记(九·通师9)

2013年

    2013年8月,严老师逝世十周年之际,张祝平同学相携同行赴苏州参加“严迪昌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会上听取了严老师的同事、学生及亲友发言,对先生的高洁孤傲之品格、旷达超逸之情怀、深邃严谨之学问和透彻犀利之思想,有了更深入更广泛的认识和理解。平心而论,未能如同在座的正规院校的博士生、硕士生及本科生,从师严老师,获得系统、全面、规范和深刻的文道相授及学术训练,是我们大专班多数同学的先天不足。为此,我羡慕严老师这些后来的学生,从他们那里,也间接地领略到了严老师的风范流韵。

吾爱吾师(五十一)文道薪火—高校老师散记(九·通师9) 

前排左五为曹林芳老师,二排左七为严谨,左八为严弘,前排左一为张祝平教授,后排左九为本文作者陈艺鸣

2018年

2018年10月2日,师母曹林芳老师猝发心梗撒手人寰。呜呼哀哉!苍天无情,不假长者长寿。严门弟子,失所怙恃,何所归依?

唯有师诲如灯,长明不熄,闪耀于心海星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