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吾爱吾师(四十二)怀念“实小”李汉景老师

(2019-12-27 20:33:48)
标签:

吾爱吾师

南通市实验小学

李汉景老师

分类: 吾爱吾师

吾爱吾师(四十二)

怀念“实小”李汉景老师

日前朋友聚会,席间谈及“实小”的“李奶奶”。她70年代初教我们数学,大家呼之李老师,不知其名讳。我问在座的刚从统战部退休的前部长姚国均:“你在‘实小’工作时,李老师应该还没退休,知道她的名字吧?”他点点头,一脸敬意,认真地说:“她叫李汉景,不光教学好,还助人为乐,真正的道德模范!而且,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发自内心,自然而然,绝不是刻意去做的。”话音刚落,另外两位朋友也积极“赞助”进来,说这个名字很熟悉啊,早就听自己的母亲提到过,的确是个远近闻名的好老师,为人正派,教学能力很强,气质好,很漂亮!——两位朋友的母亲,刘甘棠老师和祁锦红老师,都是教育界的知名老前辈,当年曾分别在“实小”和“二附”等学校工作过,是李汉景老师的同事、同行,同时代的园丁,同样的桃李满天下,彼此之间的了解自是比较全面和真切的。

我在六年级时转学到“实小”,李老师教我们班数学课。由于学制更改,我们这届顺延至19711月才毕业。在多上的一个学期里,李老师孜孜不倦,没有丝毫的懈怠敷衍,不仅在课堂上强化已学过的内容,还在主动进行课外辅导,补充新的知识,为我们即将到来的初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要知道,当时和现在不同,并无升学压力,李老师这么“自讨苦吃”,纯粹是为了学生。李老师的家在“老天宝”北面一点,离学校不远。直到现在,还记得我们几个同学最后一次到李老师家里“开小灶”的情景。李老师一如既往,认真讲解分析、指导解题。结束时,郑重地提醒我们:“中学的教学方式和要求,与小学有很大的不同,要尽快适应。建议大家学着做课堂笔记。”接着,李老师比较具体地告诉我们怎样记笔记——主要是该记些什么。这是我们第一次听到还有“课堂笔记”一说。那天晚上,大家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后来就再没见过李老师。

很遗憾,关于李老师的记忆太少。于是想方设法,相询于同学、朋友、前辈,可惜时隔久远,所得寥寥。幸而在浩瀚的网络广宇中,觅见一则访谈纪实,犹如灿烂星辰中之一粒,微小而闪耀着师德和人格的光辉:

老人回忆,实小有个李老师,可以算是学校具有代表性的教师。当时,家长、学生、学校周围的街坊,甚至于学校里的同事,见到她都不称呼她为老师,大家总喜欢亲切的叫她“李奶奶”,久而久之,她的原名反而被大家所淡忘了。这个“李奶奶”工作踏实,心眼好。只要是她所任教的班级,全班没有一个差生,只要一发现有同学掉队,她马上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为其辅导,而且不厌其烦,直到你听明白为止。学生生病落下的课,李奶奶不管刮风还是下雨,不管路途的远近,都会准时赶去给学生补课;有时候家长突然加班,孩子吃饭成问题,李奶奶便把孩子接到自己家里。她不仅无微不至的关爱学生,同时对于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她也总是尽力帮助,且不求任何回报……

人们都说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李奶奶做到了,几十年来,她矢志不渝的用她的爱温暖着别人。一声声“李奶奶”饱含了多少人对她的崇敬与爱戴啊!葛老很自豪的说,这就是我们实小的老师!你去周边打听打听,可以不知道你校长是谁,但是没有人会不知道,实小有个——李奶奶!

听了葛老的介绍,我不由得感慨万千,雨夜补课、帮家长照顾孩子、满脚泥泞的送学生看病……这些在现代人眼里早已老套的剧情,当你真正走进它的时候,洗尽铅华,依旧忍不住被那厚重的师恩所感动。

感谢这篇专访的不知名作者和引文中的“葛老”,他们的回忆记叙,在人们心中,为李老师竖立了一座平凡而高大的丰碑!

此时此刻,我的耳畔响起了“实小”的校歌:“红烛的光焰,照耀着灿烂的前方;园丁的辛劳,铸就了百年的辉煌……”;我想把这首先家父作词的歌曲《实小,我们把您歌唱》敬献给李老师和其他前辈,以冀表达崇敬怀念之情于万一。

吾爱吾师(四十二)怀念“实小”李汉景老师        谨以此文,伴之飞扬的歌声,纪念敬爱的李汉景老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