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吾师(四十)怀念“实小”谢锡高老师

标签:
吾爱吾师南通市实验小学谢锡高老师 |
分类: 吾爱吾师 |
吾爱吾师(四十)
怀念“实小”谢锡高老师
陈 艺 鸣
谢锡高老师
1970年初,我从南京转学到了南通市实验小学。
当时因住在人民路15号大楼而就近入学,并不知道“实小”有着如此显赫的身世:学校坐落于清乾隆十年(1745年)通州知州董权文所创建的紫琅书院旧址,前身则是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张謇等人报请两江总督核准而创建的通州公立第一高等小学。
动乱时节,家庭、个人犹如落叶和衰草,随风流散,身不由己。几经辗转,我和妹妹最终飞蓬飘落在南通“实小”,也算是不幸之幸。
“实小”是我小学阶段的最后一站。现在回想起来,到了“实小”以后,我的心态和表现等方面,与先前相比,确实有所变化,而且不小。可是,究竟有怎样的“变化”,还有些模模糊糊,不得要领,说不清楚。直到前日写了《怀念“渊小”沈璟老师》一文,沈老师发表了读后感,这才醍醐灌顶般地明白了。沈老师写道:“看完了艺鸣的‘怀念’激发了我的感慨!园丁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是何等的重要!我俩师之情谊是从‘夀’字开始,一个繁体字,让师生之缘分成了永恒的友谊。你的童年回忆,让我感慨万千,但它给了你学会思考问题,学会分析,学会做人,学会保护自己,并奋斗在人生广阔的道路奋进……现在你们应当是我的老师啦!在此谢谢你对我的怀念赞赏,你的真诚心意!赞赏你的文笔作品。让我们携手前行在新时代的大道上。”
是的,在坎坷蹭蹬之中,自己不得不学会了思考、分析、做人和自我保护,在心理上,似乎要比同龄人成熟些;尤其是家境坠落已成事实,最担心的反正已经发生了,还有什么可以让人害怕的呢?所以,在“实小”,我不再忧虑不安,变得有些自信,甚至满不在乎起来。对于修补曾受惊骇的心灵来说,这当然是好事。然而,另一方面,在部队大院养成的那种无忌不羁、调皮闯祸的习性,又潜滋暗长起来了。幸好,谢锡高老师防微杜渐,及时出手了。
谢老师,我“实小”的班主任,也是我小学里最后一任班主任。他中等身材,国字脸,目光犀利不苟言笑,精悍干练令人生畏,周身充溢阳刚气息,是小学教师中少见的硬派汉子。谢老师的体育课现在已经回忆不起来了,但有关他的“神传说”却一直没忘:某次上班,路上有事耽搁了,赶到人民路寺街巷口时,离上课只有二、三分钟了!谢老师拔腿就跑,在冲刺中灵活地闪避行人和自行车,数百米距离一口气跑完,“飞”进校门,及时上课!——只是谢老师的这般神勇,我并未亲眼看见,而是从班上的老生们带着夸耀的口吻,争先恐后地对我这转来新同学的口耳相传中得知的。
左图:寺街南头;右图:寺街深处,天宁寺下是“实小”
谢老师的“厉害”,我很快就切身感受到了。某次全校广播大会,各班在教室集中收听。谢老师也下班了。大会内容全然忘却,只记得结束之后就开班会。谢老师表情严肃,说话的语气显得有些沉重。我那时还听不大懂南通话,但凭感觉知道谢老师是在提出批评。最后,在全班鸦雀无声之中,忽听得谢老师以确认和坚定的口气强调:“还有新来的同学!”偏偏这句南通话我听懂了,心中不由一怔。谢老师并没有看着我,而教室里同学的目光霎时全都集中在我身上!我强作镇静,连忙问同座的程群同学:“谢老师说什么?”程群同学平静而落寞,只是淡淡地说:“我们不好。”我意识到,谢老师可能是在批评我听报告时讲话,违反了纪律。因为牵连影响了程群同学,我很愧疚。这是谢老师第一次在全班不点名地批评了我,敲响了警钟,教训深刻。过了几天,我的座位调整了,改与吴善元同学同桌。吴同学聪明活络,是校宣传队队员,性格外向,表现力强,不怯场。有时课上实在听不懂老师的南通话,只好悄悄问他,他就举手大声向老师报告:“陈艺鸣听不懂!”这让我很尴尬,以后就不再问他了。慢慢的,入乡随“语”,南通话也能听懂了。
更严厉的一次批评是在此后不久。谢老师把我单独叫到出去,面沉似水,让我自己想一想,最近做错了什么事?我很疑惑,可也有点不在乎,因为实在想不起来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看得出谢老师有点生气,神情益发严肃起来。原来,当时学校很重视同学之间有组织的校外活动,各班按家庭所在区域划分了若干小组,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活动。某位同学缺席了几次小组活动,组长汇报了谢老师。而这位同学解释说:“因为陈艺鸣当面说我的坏话,我怕其他同学也说,就不敢去小组活动了。”事实上,“说坏话”倒是确有其事。转到“实小”之后,也有些同学零零碎碎地介绍班上情况,曾说到些某人某事,某是某非。而我则在与某同学拌嘴时,却口无遮拦地说了出来。只是,我和他并不在一个小组。事情就是这样。于是,我向谢老师承认,并做了说明。虽然自己貌似“学会思考问题、学会分析”,因而内心有些想法,但是,翻旧账、揭人短,确实是错了,而且事关人品,任其发展,后果很严重!谢老师严肃地处理这件事,恰恰是在教育我“学会做人”;所以,我没有辩解,而是接受了谢老师的批评,接受了这个更为沉重的教训。从人格培养这个意义上说,谢老师给我上了人生中的重要一课。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犯过这样的错误。
第一学期很快就过去了。放假前,成绩册发了下来,打开一看,不由惊喜:所有科目,居然也是全优!包括“品德”在内,那十几个红彤彤的“优秀”,生动地证明了,谢老师对我的严格要求和严厉批评是公平的、公正的,更是及时的、必要的。
衷心感谢并祝福敬爱的谢锡高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