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吾师(三十三)润物无声育人有情——母校老师散记(中)
 (2019-09-01 08:35:26)
	
			
					(2019-09-01 08:35:26)		| 标签: 南通中学梅忠贞柳运汝老师白敬书罗国华戴鑫老师黄宗耀老师 | 分类: 吾爱吾师 | 
吾爱吾师(三十三)
润物无声 育人有情——母校老师散记(中)
陈 艺 鸣
白敬书老师,工人教师,矮个儿,穿着随意,不修边幅,开朗乐观,一口如皋话,课堂上也极其热衷于乡音,视普通话如无物。教我们“农基”课中的生物部分。课上课下都是大嗓门,见人乐呵呵,秒杀“师道尊严”,一进教室就和同学们打成一片。讲课轻松自如,满课堂的有声有色、绘声绘色、形形色色。“单眼、复眼”——白老师特殊方言语音,高调突出,让我把昆虫眼睛的两种类型牢牢记住,想忘掉都千难万难!单眼的结构简单,只能感光而不能成像;复眼则由许多个单眼组合构成,不仅可以成像,而且可以有效计算自身与所观察物体的方位和距离。有的昆虫只有单眼,或反之。如,蚕(完全变态类昆虫)的幼虫只有单眼,成虫则只有复眼。更多的昆虫则是既有单眼又有复眼,如蜻蜓、苍蝇。说来也巧,白老师不仅是我的生物老师,而且也教过我妹妹陈艺儿。陈艺儿晚我两届,提到白老师,也是一脸生动,记忆犹新,脱口就极为流利地背出白老师当年非常流行的“金句”:“苹果的果肉细胞和洋葱的表皮细胞”,——模仿白老师用如皋方言念出,实在是别有情趣,令人忍俊不禁。
梅忠贞老师,初中时曾教过我们化学,时间不长,却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一走进教室,这位笑容可掬的女老师就引起了同学们的认可。上课了,做完自我介绍,就让大家回忆述说一下,今天从家里走到学校,一路上都看见了些什么?这个话题出乎意料,同学们一下兴奋起来,七嘴八舌、五花八门地抢着举手发言。梅老师笑眯眯的,一概加以肯定和鼓励,教室里益发沸反盈天。等都说得差不多了,梅老师总结和表扬之后,再请大家思考:这些五彩缤纷,让人眼花缭乱的各种事物,都是由什么组成的?大家又抢嘴抢舌,乱了一阵,梅老师因势利导,最后归结到“分子”上: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呵呵,这可是我们学生时代最早接受的情境教育,而且是在化学课上!难怪班长谢徐萍同学至今还记着“那位可爱活泼能干的化学老师”,更记得她“把化学元素编成口诀,教得挺好、挺生动”。
柳运汝老师,河南人,我们初中物理老师之一。柳老师为人正直,性格刚烈,上课认真负责,容不得调皮捣蛋。一次,某同学课上与她发生冲突,被逐出教室。该同学一句“口头禅”引发柳老师的愤怒,厉声问道:“你骂什么人?”其实那同学也不是有意为之,借着没听清柳老师带着河南口音的普通话,故意偷换概念,理直气壮回答说:“我妈是工人!”全场几乎爆笑,不过拼命忍住了。上了高中,柳老师不教我们了,直到毕业离校之前,还常在教师办公室里看到她、招呼她。
罗国华老师,初中时我们的美术老师。罗老师是常州人,1949年考入国立社会教育学院艺术系,师从过著名美术教育家吕凤子、乌叔养、谢孝思等先生。毕业后先是任教于南通师范学校,不知何时调到通中。我记得,罗老师在上第一课时,曾以一幅题为《孩子爱鸽子》的画为例,批判修正主义思想,弘扬无产阶级精神。我从小就对画画感兴趣,故而参加了罗老师主持的课外美术小组。一次到人民公园写生,我画了一幅《公园一角》,交作业给罗老师。他当面点评道:“‘一角’以外的空白太大。”罗老师的儿子罗明就在我们班,他画画也很好,称得上子承父业。罗明学画非常刻苦,某次在市瓷厂“学工”,和我在一小组,顶岗工作了半天,中午休息,我找了张长凳椅蜷缩着躺下了,罗明却不休息,拿着画板对着我“写生”。过后递给我看,说是这种怪异的姿势难得碰到的。真是虎父无犬子啊。
罗国华老师画作
戴鑫老师,通州人,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的高材生,文质彬彬,风流倜傥,标准的才子模样、书生气质。
 
 
戴鑫老师
初中时,教我们12班美术。最早是练习写美术字,戴老师抑扬顿挫、字正腔圆,示范指导:“宋体美术字……”,——若干年后,我插队农村,爬梯子在高墙上用红漆书写“农业学大寨”大字标语,写的就是宋体字,戴老师的语音依然回响在耳畔。还有一次,戴老师教我们用方格放大图像,随后发下一张16开的美术纸,当堂就画,画的是人物头像。下课收交之后,戴老师挑选了几张,和11班的一起,布置在南校门北边过道旁边的玻璃橱窗里展览,我挤过去一看,我画的那张居然也在其中(还记得我上面的一张是11班李红宁同学的),心中高兴,很受鼓舞。亦是无巧不巧,我后来调到南通师范学校工作,遇到了戴鑫老师的女儿戴晓红,她也教美术,画好,人好,深受学生欢迎,可谓得了戴老师真传。我和也在通师任教的12班同学陈洪,都戏称她为“师妹”。
 
 
戴鑫老师书画作品
黄宗耀老师,曾担任我们年级9班的班主任,资深政治教师,1956届校友杨乐在回忆文章中提到,高中时黄宗耀老师给他们讲过课。学校官网将其列入“知名教师”:“政治学科黄宗耀老师,任社会学科、政治学科组长长达31年,是政治学科领军人物,人称‘黄老总’。”黄老师虽然没有给我们班上过课,但是在高中阶段担任了年级或学科负责人,我们参加的许多活动,都是黄老师组织领导的。应该是军人出身吧,黄老师言行举止透露着一份源于行伍的刚劲和干练,记得某次还曾为我们做过队列示范。据我当年日记记载,与黄老师的直接交往在1975年3月14日。那天省出版局一个调研小组来我校征求对出版工作的意见,我作为学生代表也出席了。轮到我发言时,由于紧张,讲得结结巴巴,语无伦次。讲完之后,是黄老师以提问的形式,帮我把思路和建议重新整理清楚了。我从内心深处由衷感激黄老师!今年4月29日,校庆期间,9班同学派代表去看望黄老师,我在微信上看到有关报道,下载了几张照片留作纪念。

黄宗耀老师夫妇在家中与前来看望的同学合影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