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兵那些事儿(二十四)

(2017-09-01 17:28:31)
标签:

老兵

传统

解放战争

淮海战役

分类: 个人军旅史
祖父陈久安在解放战场(三)

老兵那些事儿(二十四)

(爷爷的淮海战役纪念章,1949年1月10日华东军区颁发。)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打响。在战役的第一阶段,华野一纵首战窑湾,以一个纵队兵力消灭了被堵截包围在窑湾镇的国民党正规军一个整军(黄百韬兵团第63军)。窑湾镇西临运河,北靠沂河,是有三千多户居民的大镇。周围修建了四米多高的土围墙,筑有碉堡、暗堡和地堡群等工事,易守难攻。爷爷所在的二师担负突破北门的任务,但因地形不利,攻击受阻。
       进攻一开始,爷爷就从师文工队下到连队,在战斗最前沿就地开展宣传鼓动工作。据爷爷后来总结,这是“火线文娱试验性的第一阶段。与孙和经跟部队突击上去。在火力很猛的环境下,突击班战士在(战)壕里,我和孙和经在战壕上面说快板,喊口号,鼓励战士战斗情绪,直到天黑。战士都很紧张地监视着(敌人),我和老孙跟战士说快板,提高战士的斗志。我们的行动鼓励了战士。我自己曾对某战士用快板进行阶级教育,该战士说‘我也是穷人’;懂得了为谁打仗,接着又说了段让他加强警戒的快板,使该战士情绪高昂,全神贯注地监视敌人。”12日拂晓,窑湾战斗胜利结束,歼灭敌63军两个师五个团13700余人。用蒋介石高级幕僚李以劻的话来说:“63军被消灭,是砍断了黄伯韬兵团的一只胳膊。”
       在战役第二阶段中,一纵奉命西越津浦线,追击弃徐州向西南逃窜的杜聿明集团。二师直插芒砀山,与九纵会师,封闭了敌人西逃之路。战斗打得很激烈。一位机枪组长中弹牺牲,副射手抱住组长尸体痛哭。火力顿时减弱了,而且影响士气。爷爷立即掏出竹板进行战场鼓动:“叫同志呀莫悲伤,战斗总会有伤亡。快为组长去报仇,架起你的机关枪……”,副射手像发怒的狮子,端起机枪冲向敌群,杀开一条血路,部队迅速前进消灭敌人。战后,这位副射手荣立了二等功。
       战役第二阶段后期,按中央军委统一部署,为配合平津战役,对被包围的杜聿明集团围而不歼。我军在战壕内一面围困和监视敌人,一面休整。文工队员们积极行动,做了许多对内对外的宣传工作。爷爷总结回顾,主要有四点:
       一、“火线第一次化妆宣传。起先自己怕出洋相,怕战士说‘活宝’,但是为了打开局面,想通了,打破了爱面子,很愉快地接受了任务。在上去工作时,敌人炮火很猛,为了完成任务,没有多想什么,始终坚持,完成了任务。”
       二、“天下大雪,要进行对敌宣传。出击时,战壕里外雪已很深。开展工作时,冷得厉害,眼毛、头发都冻了。还是坚持宣传,直到回来时,耳朵冻得连碰都不能碰了。”
       三、“战壕新年文娱工作。具体是帮助战士,帮助战士整备战壕。(给战壕)搞了很多路名。新年准备工作顺利展开了。在新年工作之前,还参加了连队的战壕思想工作,积极培养典型,对连队的政治工作也有些帮助。”
       四、爷爷还在火线即兴创作慰问小调:
“新鲜新鲜真新鲜,
地堡战壕里乐翻天。
扭秧歌、说快板,
吹拉弹唱样样全。
我们奉了师首长的令,
特来慰问拜个年。
同志们斗争昂扬心花放,
对过蒋匪也眼馋。
……”
文工队员们以打快板、唱小调的形式分散到个连队,对战壕里的战士们进行慰问鼓动,对一百米开外的蒋军士兵也产生了有力的影响。在老部队二师六团八连六班,爷爷还用棉花在战壕壁上镶嵌出新春对联,及横批:
看我军热闹哄哄——过年,
观敌方鬼气沉沉——等死。
老天有眼
华野一纵政治部《前锋报》在1949年元旦发专稿对此加以了报道。

老兵那些事儿(二十四)
(华野一纵政治部《前锋报》1949年第一期,画红线处是爷爷创作的慰问小调和对联。)
老兵那些事儿(二十四)
(《前锋报》报道二师文工队队员在战壕里演唱爷爷创作的慰问小调。)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战役胜利结束。2月5日,经华野一纵二师师直属队党委会批准,爷爷荣立四等功。

老兵那些事儿(二十四)
(爷爷的淮海战役四等功功劳证。)

       必须牢记的是,战争是极其残酷的,胜利和功勋是战士们、战友们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爷爷师文工队的战友金英和陈洁,都在此役中长眠于淮海大地。金英是在1948年11月二师准备出发阻击邱清泉兵团时,师部遭敌机轰炸而牺牲的。陈洁则是在战役胜利结束后,随部队进入陈官庄,寻找伤员救治,不料敌机报复轰炸,震塌了她所隐蔽的地堡。太遗憾太可惜太痛心了!每念及此,爷爷都悲痛惋惜,唏嘘不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