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秦愍王墓——寻墓记

标签:
陕西长安明秦愍王墓 |
分类: 满世界溜达 |
几年前游杜陵,无意中转到了明秦藩王墓,才知道西安还保存了不少明秦藩王的王墓。回来查史料,自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起,在279年间共有16代秦藩王,除15、16代秦藩王被杀,墓地不明之外,在少陵塬、凤栖塬上的明秦王家族墓地中,共葬有14座秦藩王、16位王妃和38位郡王。当时写过一段文字,叙述了历代明秦王的简况。
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明秦王墓有6座,大部石刻还在。利用春季草木稀疏, 寻墓的好时节,将6座存有石刻的王墓扫了一遍,今天先说说“明秦愍王墓”。
中国历史上只有三个朝代分封藩王,分别是是汉、西晋和明朝,明代自朱元璋建藩封王,一朝共册封藩王六十八位,追封二十位。
朱樉于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秦王,是第一代秦王。洪武十一年(1378)就藩于西安,由于秦王在诸位藩王中年龄最长,兵权最重,又担负着拱卫西北边疆的重任。“首藩者,宗盟之长”也,故明秦藩国被称为“天下第一藩”。
朱樉是明太祖朱元璋次子,母为孝慈高皇后马氏。史书上说:朱樉幼年聪慧,严毅英武,成年后却多行恶事,荒唐无度。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三月,朱樉被三名老妇人下毒致死,年四十,在位共二十七年。
朱樉死后,朱元璋命礼部尚书任亨泰定丧礼谥“愍”,仍认为他死有余辜、德行不良,赐其谥册说:“哀痛者,父子之情;追谥者,天下之公。朕封建诸子,以尔年长,首封于秦,期永绥禄位,以籓屏帝室。夫何不良于德,竟殒厥身,其谥曰愍。”
朱樉葬于少陵塬。当年陵园建筑十分豪华,今已无存,惟有砖瓦残片散于墓前,神道两旁由南向北依次为:华表、石蹲虎、石羊、石麒麟、石马2对、双手持笏的文官和双手持剑的武官各2人,另有1对蹲狮蹲于门阙两旁。华表上的蹲兽已不知去向,有一具石羊和一名武官也没了踪影,墓碑无存,只剩下驼碑的大龟,已残缺。
墓西侧有王妃墓,东侧有一小墓不知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