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青墓位于今天的陕西兴平市南位镇常村西北面,距茂陵约有1000米。远望如一不规则小山,墓底东边长、西边短;南北向,南边长90多米,北边约70多米;墓高约30米,顶部南北为15米,东西为6米。墓冢西北角凹进去一部分,西南角凸出一部分,南面坡陡,北面坡缓长,北坡中有腰台。卫青墓为山形,《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记载“为冢象庐山”。墓前有国保碑和清代陕西巡抚毕沅所立墓碑,题铭“汉大将军大司马长平候卫公青墓”。
卫青墓的东面就是霍去病墓,也是茂陵的博物馆所在,仿汉代形制大门,里面青砖漫地,水池、花草一应齐全,参观的游客人满为患,许多人还会摸摸墓冢,据说可祛病消灾。而一墙之隔的卫青墓,杂草丛生,垃圾随处可见,连墓碑也显得是那样寒酸。冥冥之中也映出了卫青的性格,为人低调,做事沉稳,不居功自傲。虽然墓冢荒凉寂寞冷,倒也符合其秉性。
卫青(?-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人(今山西临汾)。生父郑季是平阳候手下一名小吏,生母卫媪是平阳公主的女奴。卫青从小给牧童,多受苦楚。成年后,做平阳公主骑奴,因勤奋好学,做人通情达理,得公主赏识,被任命为待从骑士。后来其姐卫子夫被选入宫,提汉武帝宠幸,卫青被提为太长大夫,常随武帝出行,深得赏识。后在武帝诏命下娶平阳公主为妻。元光六年(前129年)匈奴屡次南侵,武帝命卫青为将军,统兵北击匈奴,先后达七次,为大汉建立不世之功,为武帝赢得一世英名,也奠定了今天中国的版图。元封五年(前106年)卫青病故,谥称“烈”,陪葬于茂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