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有人考证,人类走出洞穴,学会建造的第一种建筑就是半地下的,而这各掘地而居的地坑院也有六千年历史了,《诗经》称这种穴居为“陶复陶穴”。
在三门峡的南面有一台地叫陕塬,是一块黄土塬。这一地区位于中纬度内陆区,属大陆性季风区,冬季风大干冷,夏季高温炎热。陕塬的先民们为了和大自然抗争,修建了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民居——地坑院。地坑院简单的说就是在平地挖坑,形成一个天井,然后在四壁开凿洞室,修门造窗,美化院落。地坑院说白了就是一座冬暧夏凉、天然恒温、挡风隔音的地下四合院。
陕州地坑院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张汴乡北营村,现已开发成旅游景点。是中国保存的为数不多地下古民居建筑(据说山西和陕西的咸阳还有这种地下古民居建筑),是我国特有的古民居建筑之一。 被誉为“民居史上活化石”。 2011年,地坑院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