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塔之——长安玄奘塔(玄奘舍利塔)

标签:
旅行陕西西安玄奘塔 |
分类: 满世界溜达 |
玄奘舍利塔位于长安区西南方的兴教护国寺西侧的塔院内,为第一批全国文保单位。塔始建于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重建于唐大和二年(882年)。灵塔城为砖造,仿楼阁式。坐北朝南,共五层,高为21米,平面方形,底层边长5.2米。每层檐下皆用砖做成简单的斗拱,斗拱上面,用斜角砌成“牙子”,其上再加十一层叠层出檐。第一层塔身经过后代修缮,已是平素的砖墙;二层以上作仿木结构,每面三间,用砖砌成八角形倚柱,再在倚柱上隐起额枋、斗拱,斗拱为一斗三升,出要头,无补间铺作。塔顶为平砖攒尖,上置业宝瓶塔刹。底层拱洞内有玄奘法师塑像。塔背嵌有唐文宗开成四年(830)篆刻的《大唐三藏大遍觉法师塔铭》的碑刻。
在中国砖塔中,砌作木构形状当以此塔为最古。
玄奘(602年—664年),本名陈祎,今河南洛阳偃师缑氏镇人。十三岁出家。法相宗创始人,被尊称为“三藏法师”,后世俗称“唐僧”,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玄奘于贞观元年(627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前后十七年,遍学了当时大小乘各种学说。公元645年玄奘归来一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并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玄奘及其弟子翻译出典75部(1335卷),译典著作有《大般若经》《心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据亲身经历著《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述他西游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及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
玄奘于唐麟德元年(664年)二月五日夜半圆寂于玉华寺(今陕西铜川市),朝野达百万余送葬者,将其灵骨归葬白鹿原。唐总章二年(669年),朝廷为之改葬“大唐护国兴教寺”。唐肃宗还为舍利塔亲题写塔额“兴教”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