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行山西(九)—朔州崇福寺

标签:
旅行山西朔州崇福寺 |
分类: 满世界溜达 |
2017年的陕北、内蒙和晋北之行本来规划了崇福寺,因时间没计算好只能遗憾放弃,这次晋北行的路线选择就是为还2017年那个愿望。
崇福寺在山西朔州市朔城区旧城内东街北侧。创建于唐麟德二年(公元665年),由鄂国公尉迟敬德奉敕建造。辽时曾作为林太师衙署,故亦称林衙院,辽统和年间又改名林衙寺。金熙宗皇统三年(1143年)建崇福寺的主殿是弥陀殿,金天德二年(1150年)海陵王完颜亮题额"崇福禅伟"保存至今,是我国现存辽金三大佛寺之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福寺坐北朝南,为五进院落实,从山门一进院,正面这座5楹大殿叫天王殿,也叫金刚殿,原来内供四大天王及两金刚,现塑像已无存。
二进院,是一座面阔5间,进深3间的二层阁楼叫千佛阁。明代以前叫藏经楼,明代重修后阁内周设千尊佛像,遂更名千佛阁。两侧分别是钟、鼓楼。
三进院正殿在维修,左右相对的两座均面宽5间的配殿,东边是文殊堂,原内供文殊菩萨和十八罗汉,西边是地藏堂,原内供地藏二正菩萨和十大阎君,值得注意的是,按照佛寺惯例,如果东侧为文殊殿,西侧该是普贤殿;如果西侧为地藏殿,东侧应为观音殿。而这里却是文殊殿与地藏殿相对,不知何故,是不是还有别的说道?
四进院便是崇福寺的主殿弥陀殿,面阔7间,通阔40.96米;进深四间八椽,22.31米;殿为单檐歇山顶,通高21米多,其中月台高约2.4米,大殿净高19米有余。殿正面檐下,悬有“弥陀殿”竖匾一方,是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的原物,殿顶绿色琉璃剪边,殿内前檐隔扇、窗棂花典雅、精美,是中国现存的一处保存完整的金代作品。佛坛上,有“西方三圣”坐像三尊,主像两侧,有胁待菩萨4躯,金刚两尊。塑像均为金代原作,也是寺院精华所在。弥陀殿的匾额、塑像、壁画、雕花门窗、脊饰琉璃被誉为“金代五绝”。
五进院,也是崇福寺的最后一个殿——观音殿,是仅次于弥陀殿的金代建筑。
山西的好东西实在是太多了,这么好的地方没有几个人参观,也没有什么香火,是清修之地,看来佛并不在乎那些不知佛为何谓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