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塔之——香积寺善导塔(善导舍利塔)

标签:
旅行陕西长安香积寺善导舍利塔 |
分类: 满世界溜达 |
唐代诗人王维在《过香积寺》时写到“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可见当年此地古树参天,杳无人迹,流泉自然的在岩石间穿行,发出幽咽之声,曲径之路只闻钟声而不见寺。今天的香积寺已被民房包围,全无曲径通幽之感。十几年前去过一次,当时寺院还比较破败,但香客颇多,还有些古风,今又去,寺院已大修一新,比十年前扩展了不少,虽无唐时的“骑马关山门”之大,但也算一大寺了。
香积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郭杜镇香积寺村。是中国“佛教八宗”之一“净土宗”祖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净土宗创始人之一善导大师圆寂,弟子怀恽为纪念善导功德,修建了香积寺和善导大师供养塔,使香积寺成为中国佛教“净土宗”正式创立后的第一个道场。
简介上说,香积寺名源于佛典《维摩诘经》:“天竺有众香之国,佛名香积”之句。善导大师被信徒们认为是一个信、愿、行的彻底执行者,他除了修正行中的正定业外,还做了许多善事,“自利利他”;于己,终达“功德圆满”,号称“弥陀化身”;于人,则似众香国的香气一样"周流十方无量世界",启迪、感化、引导着众生超度苦海。寺名香积,意把净土宗师善导比作香积佛。
善导塔建于唐高宗永隆二年(681年),又称善导舍利塔,或善导灵塔。舍利塔系青砖砌成,塔顶因年久残毁,现存11级,高33米(据说原为13级),呈正方形,密檐仿木结构。塔的底层非常高,二层以上高度骤减,每层叠涩出檐,檐下均饰以两层菱角牙子。每层四壁正中辟券门,塔身壁面作仿木结构,用砖砌成扁柱、栏额、斗拱。每面均作3间,左右两间的扁柱之间用赭红绘成直棂窗形。塔身周围保存有鞍形的十二尊半裸古佛,雕刻精巧,塔基层四面有门,南门楣额上嵌有砖刻的“涅盘盛事(时)”横额,是清乾隆三十二年(1768年)修补时所作,塔身四面刻有《金刚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