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苏公祠

标签:
旅行海南岛海口苏公祠 |
分类: 满世界溜达 |
去海口,宾馆对面是有一个很大的公园,对我这样一个从不锻炼的人来说公园没一点兴趣,一日晚餐后随意走到公园门口,才知苏公祠、五公祠和两伏波祠都是在其中,第二天赶快进去看看,公园内的所有祠堂为一组古建筑群的统称,它由观稼堂、学圃堂、东斋、拜亭、洞酌亭、粟泉亭、洗心轩、游仙洞等形成一组文物古迹群,人们习惯上统称为五公祠。五公祠东侧,是为纪念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而修建的苏公祠。据说这里的双泉、洞酌亭等遗迹是苏轼留下的遗迹。
苏轼是个倒霉蛋,从36岁起,就开始过贬谪的生活。因反对王安石变法,他第一次出判杭州,44岁时再贬黄州。1085年宋哲宗时,司马光为相,一度奉召回朝。章敦为相时,苏轼因坚持他的见解,被贬广东惠州。北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再次被贬海南岛昌化军(贬所在今儋州市中和镇)。宋徽宗就位,1100年召还苏轼,次年途经常州病卒。
苏轼没有在海口常住过,被贬昌化军时,携幼子苏过。从徐闻递角场渡海,曾借寓金粟庵客房10多天,3年后北返时又路过此地暂住几天,前后共住20多天。南宋时,人们为纪念他曾在此住过,题名为“东坡读书处”。元代曾在此地开设“东坡书院”,经几百年变迁遗迹尚在,现在苏公祠东侧门尚有“东坡书院”横匾字迹。从中可看出苏轼在任期间为百姓做过不少好事,百姓也为其鸣不平,唱词怎么说“百姓心中有杆秤”,只要你为百姓做过好事,百姓就会记住你,纪念你,这对今日的官员不知有无鞭策作用?
顺便说一句,所有这些祠堂文革中都被砸毁,近年才复原。只能呵、呵、呵、呵!
链接:
五公为:1、李德裕(787-850),唐赵郡人,官历翰林学士、观察使、兵部左侍郎、左仆射,唐宣宗时因受李宗闵、牛僧儒集团中的白敏及其同党排斥被贬海南。2、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福建邵武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民族英雄,北宋末年一位有魄力、有才华的宰相,因受奸臣陷害被贬海南。3、李光(1078年12月16日 -1159年4月22日 ),南宋越州人,进士出身,官居县令、参知政事、资政学士等职,因极力反对秦桧而被贬海南。4、赵鼎(1085年-1147年),山西运城人,南宋进士出身,曾任宰相,因反对秦桧的投降主义被贬海南。5、胡铨(1102年-1180年),江西吉安人,南宋进士出身,先后任知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少监、起居郎、参知政事、资政学士等职,因反对与金议和而被贬海南。
两伏波为:1、西汉的路博德(生卒年不详),西河平州(今山西离石)人,西汉名将,官至伏波将军,武帝元鼎六年(前111)路博德与楼船将军杨仆等进击岭南,十月俘杀叛将,平定叛乱,结束了南越国地方政权家庭式统治,后将其属地岭南、交趾和海南诸地分置九郡,其中珠崖、儋耳两郡在海南,"皆有功德于岭南之民"。2、东汉的马援(公元前14年-49年),字文渊。汉族,扶风茂陵(今陕西杨凌西北 )人。西汉末至东汉初年著名军事家,东汉开国功臣之一。新朝末年,天下大乱,马援为陇右军阀隗嚣的属下,甚得隗嚣的信任。后归顺光武帝刘秀,为刘秀统一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天下统一之后,马援虽已年迈,但仍请缨东征西讨,西破羌人,南征交趾,官至伏波将军,因功封新息侯,被人尊称为"马伏波"。其老当益壮、马革裹尸的气概甚得后人的崇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