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去绍兴东湖还是做了点功课,东湖所在地是一座青石山,据说秦始皇当年东巡时曾在此驻驾饮马(没听说过赢政当年到过绍兴),故被称为箬篑山。汉以后,这里就成了一处石料场,千百年来搬走了半座青山。绍兴当地的采石方法十分特殊,它没有选择较为方便的方法,而是采用了一种让人十分不理解的采石技术,从山顶向下凿削,形成了高达50多米的直壁,还要深入到地下20多米,有的甚至40—50米,这样取石十分困难,而且对人力的耗费巨大,绝对不是一种好的采石方法。听说绍兴周边好多地方都是这样采石,有的地方在山上开一个口进到山内采石,难度更大。近几年也有人考证说这不是采石场,而是当年越人为了复仇吴国而做的藏兵屯粮之地。实地参观后,觉得后一种说法有几分可信。日子一久,这些地方形成了清水塘。清末,绍兴著名乡贤陶浚宣,利用采石场筑起围墙,对水面加以拓宽,遂成山水相映的东湖。郭沫若老先生游东湖时留诗一首:“箬篑东湖,凿自人工。壁立千尺,路隘难通。大舟入洞,坐井观空。勿谓湖小,天在其中。”对东湖做了完美总结。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