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图义仓

标签:
旅行陕西省大荔朝邑丰图义仓 |
分类: 满世界溜达 |
丰图义仓,位于陕西省大荔县城东约17公里处朝邑镇南寨子村,该仓由清朝著名理财家“救时宰相”阎敬铭倡议修建,始建于1882年(清光绪八年),历时四年于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正式投入使用,是一座民办粮仓。据说曾被慈禧太后朱批为“天下第一仓”。
义仓建在黄河西岸老崖上,地势十分险要,分外城和内城,外城依山就势,采用夯土筑城,是义仓的第一道防线,因年久失修,只有西面城墙和墙门保存较为完整,其余只残存有1至今米不等的夯土城墙。内城以仓墙合一的建筑形式构筑,兼具防御和仓储双重功能。垣内周列仓廒58洞,墙内为仓,相隔排列;墙内有砖瓦结构廊檐,由木柱支撑,相互贯通,形成环形回廊。仓城在南面开二门,名东仓门、西仓门。东西仓门前各有一对石狮,仓门正上方嵌楷书“丰图义仓”石刻大字。
当年从长安向东有两条路可行,一是沿渭河南面,走渭南出潼关下洛阳,一条是沿渭河北面,走泾阳、三原,大荔,从朝邑过黄河到山西浦津,唐代著名的黄河铁索桥就在这条路上,唐代许多大诗人都曾走过这条路。
因黄河属摇摆河,清朝黄河开始向东摆,现在义仓距黄河已有10公里之遥,站在义仓之上也只能在天气清好时才能远眺。
义仓所在的朝邑镇原为朝邑县,始于西魏文帝大统六年(公元540年),因西靠朝坂而得名。朝邑古称临晋、五泉、河西,西塬,左冯翊。民国初期,朝邑是渭北、韩城、合阳、澄城通往陇海铁路的必由之路,也是棉花、花生、粮食、皮毛的集散地,素有“水旱码头”之称。《那年花开月正园》电视剧中说周滢去龙驹寨码头不可信,如去当为朝邑码头。1958年因修建三门峡水库撤消朝邑县,并入大荔县,改为朝邑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