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向北方——临汾尧庙

标签:
旅行山西临汾尧庙 |
分类: 满世界溜达 |
从临汾战役纪念馆出来向南大约300米就是尧庙,尧庙俗称三圣庙,是中国专门纪念尧、舜、禹三位先祖的庙宇。传说尧在4000多年前就定都平阳,划定九州,形成中国最早的格局,平阳成为华夏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素有华夏第一都之称。平阳,就是今天下午的临汾,但在考古学上还有争议,一种说法平阳是古帝尧所都,也就是今山西临汾市,另一说法平阳是春秋鲁邑,在山东新泰县西北。
史书上说尧是帝喾的儿子,黄帝的五世孙,名放勋,号陶(音yao)唐氏,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一个古方。孔子在《论语·泰伯》中说:“惟天为大,唯尧侧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可见尧王功德无量,众民爱戴。后人为了纪念我国古代的第一个名君——尧王,便在临汾建筑了尧庙。其所在地叫尧庙村。
尧庙始建于晋代,距今有1700多年历史。旧址在汾河以西,西晋元康年间迁至汾河东岸,唐高宗李治显庆三年(658年),庙址由府城西南迁至城南现址。后经唐、元、明、清历代不断修建。
今天我们看到的尧庙是在原址新建,一个字“大”,现在国家有钱了,建庙是穷其奢华,越来越土豪,缺少古人的那份灵气,除了大,引不起人们的共鸣,也没有神圣感。
现在的尧庙有龙凤之脉、仪门、五凤楼、尧井台、尧宫古柏、蟠龙图雕、广运殿、寝宫、祭祖堂、虞舜殿、大禹殿等,在尧庙外还修建了中华帝尧钟、“尧典壁”廊、天下第一鼓、华表、千家姓纪念壁、中国地形立体图、二十四节气图等。
尧庙值得看的有两处,一是五凤楼,“五凤楼”始建于唐乾封年间(公元666年),是尧庙唯一幸存的一座文物古建筑,系明清时其的建筑风格,为重檐歇山顶式,二层有边梯可上。“五凤楼”亦称“光天阁”,意为帝尧之功德,光天下之明,兆万民之福。人们把尧与他共同开创基业的四位大臣誉为“五凤”,在尧庙筑楼经念,遂有“五凤楼”。此楼象征君臣团结,天下大治。唐以后历代筑城建殿时都设“五凤楼”,以示河清海宴,国泰民安。 “五凤楼”下层三孔砖券门洞,直通“广运殿”。古代祭祀帝尧时,君主从中间步入,文武大臣从旁洞通行。
二是尧井台,井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上古时期,人们都是择水而栖,沿河而居。尧“寻蚁造井”,人类就围井而居,改变了依赖河流而住的状况,遂有了村落、乡镇、城市,形成了人类最早的文明。至今人们把城市称为市井,把城市文化、城市文明称为市井文化、市井文明,把井看做为家,把远离家乡叫做“背井离乡”。这口井也被称为“天下第一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