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忘却那块碑

标签:
旅行重庆解放碑 |
分类: 满世界溜达 |
解放碑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商业区中心部位,民族路、民权路、邹容路交汇处,是重庆标志性建筑之一,是抗战胜利和重庆解放的历史见证。但今天这座重庆的标志性建筑已完全淹没在高楼之间,我试着不同的角度想拍一张纪念碑独立的照片,完全作不到了,让人无语。
解放碑全称“人民解放纪念碑”,是全国唯一一座纪念中华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的国家纪念碑,以纪念重庆人民对于国家的伟大贡献
百度上介绍了这座碑的来历。这座建筑最早兴建于1940年3月12日,1941年12月31日落成,原本是木质结构,四方形,跑楼式,高七丈七尺(约26米),有旋梯可达顶端,碑顶设时钟、方向标志和风速风向仪,由当时的国民政府修建,建碑的意义是:激励全国人民的抗战士气,勉励同胞当有抗战到底的精神,命名它为“精神堡垒”。“七丈七尺”象徵“七•七抗战”。抗日战争胜利後,国民政府在精神堡垒原址上修建“抗战胜利纪功碑”,记全国军民的浴血奋战之功。抗战胜利纪功碑於1946年10月31日奠基,1947年8月竣工,钢筋水泥结构,这座建筑即是今天所见,“抗战胜利纪功碑”的碑名是由蜀中五老七贤之一、“晚清第一词人”、清末民国大儒赵熙所题写。
据说在碑下,埋有缴获的日本侵略者的武器弹药;在碑中,存放著美国总统罗斯福写给重庆人民的信,在碑身内侧,刻有成千上万的阵亡将士名字。不知这些东西还在不在?
1949年11月30日,重庆解放。12月1日,在解放碑下,举行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城仪式。12月12日,刘伯承、邓小平进驻重庆。后不久,重庆各界代表提议修建“重庆人民解放纪念碑”。当时西南军政委员会决定对"抗战胜利纪功碑"进行改建,由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刘伯承题字,将"抗战胜利纪功碑"改名为"人民解放纪念碑"(简称解放碑)。
当我们走过解放碑前的高楼大厦,穿行于灯红酒绿时,停下脚步,看看那块碑,那里有中华之精神,有千千万万无名的抗日志士,有江姐、陈然、许建业、小萝卜头,有为重庆解放而献身的人们。永远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