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甘、川、陕之十四——舟曲

(2015-01-08 23:24:53)
标签:

杂谈

旅游

甘肃

舟曲

分类: 满世界溜达


    离天茨日那,沿着白龙江继续东行。本想去腊子口看看,但要多走几十公里路,因时间关系只好放弃,奔向行程下一站——舟曲。舟曲这个名字总是和自然灾害联系在一起,2008年“5.12”大地震有它的名字,2010年的泥石流有它的名字,当年8.7特大泥石流灾害造成1481人遇难,284人失踪;和全国人民一样,我也跟踪关注这场地质灾害许久,总想不明白,为什么会在一个县城中发生这么一起大灾难;所以一直想去现场看看;在最初设计这条旅行路线时,舟曲是重点之一。

    舟曲位于甘肃南部,地处秦岭山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区,地形地貌十分复杂,而气候又属温暖带区。县城在舟曲县的中部偏北,白龙江穿城而过,整个城在高山于江的陡岸之间,我目测了一下,县城周围部分山脉的绝对高度在400500M之间,而且十分陡峭,山上植被稀少。在这样一个并不太适合人类生活的地方,我们的先人们在这里繁衍生活了两千年,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与天地之争的精神,任何灾难都难不到我们。

舟曲灾后重建中,在老县城西面建了一所新城,我们大约是下午16时穿城而过,城里几乎没什么人,当我们走入老城,车水马龙,一派繁荣,看起来新城的规划是失败的。

在我看来这里时常发生大的自然灾害,除了自然条件外,人对环境的影响是主要的,在我们的发展思路中,总想把一个城做大,要工、农、商、学齐全,要大手笔,不管当地的自然条件,也不考虑子孙后代,舟曲就是这样的例子;当地的自然环境根本不许可建一个现在这样规模的城镇,但我们在老城中走过,依然有许多项目在建,当年的灾难才过去四年,人们好像都忘记了那惨状。

在这点上我们应向欧洲学习,欧洲有许多小城,面积不大,人口也不多,能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几百年过去了,它们还能保持着那份宁静、和谐。

我们中国的城镇化之路如何走,应有一个适合中国的顶层设计,不能一错再错。

行走甘、川、陕之十四——舟曲
新城的公园


行走甘、川、陕之十四——舟曲
舟曲新城


行走甘、川、陕之十四——舟曲
新城旁的加油站


行走甘、川、陕之十四——舟曲
白龙江上的桥,当年泥石流就发生在桥对面的山上


行走甘、川、陕之十四——舟曲
老城


行走甘、川、陕之十四——舟曲
老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