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漳州历史文化名迹 |
从蔡新故居出来,就继续向清泉岩出发,一路上都是水泥路,很快就到清泉岩;据说清泉岩建于宋代,最兴旺应该是清朝年间吧!
清泉岩山门,这里现在环境保护得不错,来这玩非常方便。
小庙前分两条路,往左边走十多米有几块巨石在路边,这里就有一石刻。
渐隔尘寰
这清泉岩有一个特点,就是石刻的字都非常大,好多石刻也像这个一样,没有落款,不知道是何人所刻,刻于何时。
小庙前继续向前行,路边一巨石上刻“清泉洞”。
茂林修竹
这巨石上有一不固池,也是一景。
蟠桃坞
虽然没有落款,据说是蔡新题的。
般若波萝蜜多心经石刻
巨石上,有一长5.5米,高2.5米的石刻,那似字似画的符号,大的长达2米,有如狂涛奔腾,巨瀑飞涌,小的则不足方寸,有如瀑布喷溅起来的水花。楷书落款:“万历癸酉岁腊月清泉翁虚谷道人比丘智山镌石”,这就是“般若波萝蜜多心经”,这是一幅佛经,一幅刻于万历元年,距今四百几十年的石刻。
登临驻节
蔡新刻的。
觉岸
这两个字乃是乾隆皇帝写给蔡新的,蔡新就将这两个字刻在清泉岩的巨石上。
巨石上的不固池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站在不固池边看看远处的好风光,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处处透着宁静祥和。
前面的清泉岩寺,清泉岩寺庙的建筑规模不算大。
这里曾经也是红色根据地之一。
从旁边看清泉岩。
立于乾隆年间的捐田产碑记。
清泉岩岩寺前保存着由蔡溎书写的“地契”——“清泉岩传灯遗产记”。
遗产记立于乾隆九年,
蔡溎(乾隆十年登进士第,官至翰林院庶吉士),蔡新的兄长,为使蔡新安心仕途,他侍母不出。修养甚高的蔡溎等蔡家子弟在乡间地位崇高,他们关爱清泉岩,在清泉岩潜修禅宗,为表示对佛祖的虔诚,特将属其所有的寺庙周边土地奉献给佛祖。
清泉岩寺正面。
寺庙里供奉的神明与别的寺庙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清泉岩前的乡村田园风光,站在这,山下的风光一览无遗。清泉岩还有很多很多的很好看的风景没去看,要看一时半会也看不完,其实今天来到这里看看,也就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