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漳州历史文化名迹 |
祥麟塔,又名腊洲塔,位于漳州市诏安县梅岭镇腊洲村边的腊洲山上,腊洲山又名麒麟山,祥麟塔建于清朝嘉庆四年,为楼阁式石塔,高24.5米,基座边长24米,8角空心石塔。基座之上7层塔身,层层均置腰檐,开圆拱门。塔内有螺旋形石阶盘旋而上。登上塔顶四望,诏安沿海七个洲屿,尽入眼底,山光水色,美不胜收。
民国期间,祥麟塔因雷电破坏,塔顶跌落,塔前倾斜并现裂痕。1985年爱国华侨许木泰捐资重修,1987年维修复原。
从诏安去悬钟所城,在半路上很远的地方就看到祥麟塔了,塔在山上,而腊洲山的周围,几乎都是平地。在腊洲山下,有水泥石阶路可达塔上,路很好,方便。
半山腰上,透过密林,已经可以看到祥麟塔。
祥麟塔为石构,这塔在现存的古塔里面,不属于那种大的,相对小些。
重修过的祥麟塔,现在看起来非常完好。
这里风景不错,视线好。
祥麟塔第一层正门匾书刻“嘉庆三年三月谷旦 祥麟塔 知诏安县事鞠清美、教谕包梦魁、训导柯辂”;二层以上各有小门,东门“朝阳”,西门“挹晖”,南门“迎薰”,北门“拱辰”,为举人沈丹青所书。第四层面海门镌有“气势凌霄汉,文章大海潮”石刻联对。
塔内,很多塔都供奉着神明,这祥麟塔也一样,在首层供着神明。从这石梯可以上去二层,这塔直径比较小,楼梯相对也小些,太胖的人是难于登塔的。
往上望
第二层往第三层的楼梯与第一层就不一样了。
在第二层看外面,这路是登山下山的,远处的村庄。
第三层的石板。
第二层登上第三层,这石阶有点窄。
第三层
风景不错,处在高处,风很大。
第四层石板
第四层塔门往远处看,塔门没护栏,风又大,一吹,在塔门边,感觉人在晃动。
等四层往五层
五层石板。
到了第五层,往上的在塔内就没有了,是到这要是里面分层,太窄了,没用处,所以这一层的高度是好高,只有跟一层一样的石梯可往上走,只是这石阶太窄了,大块头就有点难登了。
往上看,在祥麟塔,登高望远是很不错的,在这周边都没能挡到塔的视线的,所以在这,远近尽收入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