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普宁汤坑火塔

(2018-06-22 01:10:04)
标签:

杂谈

分类: 普宁历史文化名迹

汤坑火塔,位于普宁市下架山镇汤坑乡的山上,火塔建于清朝初,比附近军老水塔早建几年,也是先有汤坑火塔才有后来的军老水塔。

不过,现在一般人都只知道汤坑石塔,而知道石塔的真实名称叫火塔的就没那么多了。

据民间流传:约于清初,大长陇有九世陈吾参、汤坑村有马旭逵(音译)远赴他乡同拜一风水大师门下。数年之后,汤坑村的马旭逵先艺成而别师归乡。大概是乡人所求,出于营造乡里局势,马旭逵运用学到的风水术,在汤坑山上筑建一风水塔。该塔用花岗岩条石(毛料)及山石砌筑,塔平面呈方形,为楼阁式石塔,外观4级腔内2层,高约12米。据说,该塔属性为火,故又俗称汤坑火塔。火塔的建成,对于汤坑是有益处,然而对位于塔东北方向不远处的大长陇村来说,自火塔建成之后,许多村民日渐感到身体不适,及后出现一些状况,却苦于无法可施。不久后,马旭逵的同门师兄弟陈吾参艺成归来大长陇,其见村中情况,便按师承的堪舆术,在汤溪边上即今军老村中建起一座七级宝塔,该塔为传统样式,平地而起,有七级,顶上是一葫芦,约五六米高,因其属性为水,故俗称水塔。在水塔建成之后,水克火,大长陇村民不适的情况就完全消失。如今,两座古塔还在原地保存完好,已列入普宁文保单位。(网络资料)

普宁汤坑火塔

从汤坑乡门一直往汤坑水库上去,在汤坑水库主坝上,有两条路,沿水库的水泥路是去碗仔村,往靠山那泥土路去就能找到汤坑火塔。

普宁汤坑火塔

普宁汤坑火塔

山顶上的塔尖。

普宁汤坑火塔

在路旁往这杂草路进去就是汤坑火塔,在这也能隐隐看到。

普宁汤坑火塔

普宁汤坑火塔

火塔四层,顶上为石葫芦,这塔的用石相对粗糙也没有统一的规格,大小不一。

普宁汤坑火塔

西边的拱形塔门。

普宁汤坑火塔

塔内东塔门。

普宁汤坑火塔

东塔门。

普宁汤坑火塔

往上的,塔身上也有些杂草杂树。

普宁汤坑火塔

塔身南面。

普宁汤坑火塔

普宁汤坑火塔

北面塔身的过墙龙龙头。

普宁汤坑火塔

看山下的村庄。

普宁汤坑火塔

回到塔内,从这石梯可上二层,这石梯的石板都是与塔身连在一起的,就是一些比塔其它石块长的石板构成了石梯。

普宁汤坑火塔

往上看。

普宁汤坑火塔

在石梯上往下看。

普宁汤坑火塔

普宁汤坑火塔

二层西面的采光窗,从这可以看汤坑水库。

普宁汤坑火塔

普宁汤坑火塔

东面采光窗。

普宁汤坑火塔

塔内就两层,往上看;整个汤坑火塔历经三百几十年,到现在依然完好。

普宁汤坑火塔

汤坑火塔位于普宁市下架山镇汤坑水库主坝东面的山顶。该塔用花岗岩条石(毛料)及山石砌筑,塔平面呈方形,为楼阁式石塔,外观4级腔内2层,高约12米。首层边长5.24米,墙厚1.28米;东、西两面辟门,门为拱形,高1.8米,宽0.65米。腔内首层较高,初呈穹窿顶形,逐渐收分至一定高度后,在东、西两面用花岗岩长石条叠涩挑梁,架起四方形框架,然后在四方形框架上密密铺架数根花岗岩长石条,长石条上面再铺三和土楼板。在首层塔腔内东南壁边设螺旋形石阶,可登上第二层。第二层的东、西两面墙各辟一拱形窗以通风采光,窗高0.4米、宽0.25米,壁厚1.2米。二层四周塔壁逐渐收分至一定高度后,用石梁以三角架形式结顶。外观各层收分明显。在第三层南、北两面外墙正中,有灰塑彩绘过墙龙,龙头在北面,龙尾在南面。塔刹以石块砌成圆锥状,外抹石灰沙。形式独具一格。保存尚好,但具体建造年代不详。从其结构和构筑用材、手法、工艺等方面分析,应为清初建造。(网络资料)

普宁汤坑火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