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普宁里湖龙门桥坊

(2017-09-24 00:49:26)
标签:

杂谈

分类: 普宁历史文化名迹

龙门桥坊,位于普宁市里湖镇第一小学左前方,本来这里还有横跨西门溪与火烧溪的龙门桥,到解放后,里湖圩所处周边兴修水利,西门溪、火烧溪改道,龙门桥不复存在,现仅留有龙门桥牌坊一座。

普宁里湖龙门桥坊

刚开始来时,找了好久才找到龙门桥坊,原来是在里湖老爷地旁,与上社书院为邻;上社书院,已经不是以前那样子了,现在是里湖第一小学,也给改建的剩下那上社书院的石匾了,上社书院为方耀建于清同治十年,当时是罚了富美乡与钱坑乡的钱而建的,因里湖属于黄坑都上社,就叫上社书院。

普宁里湖龙门桥坊

在上社书院往左边去。

普宁里湖龙门桥坊

到一路口往右看,龙门桥坊就在巷子上,这里曾几非常热闹,现在属于老市区内,巷子显得狭小,也没几家做生意的了,都搬到更宽阔的地方去了。

普宁里湖龙门桥坊

龙门桥坊东南向,宽2.3米,高6.5米,据传其匾额龙门桥三字,是明万历年间进士大理寺尚宝司正卿潮州海阳人吴殿邦所书。牌坊两侧柱子上,刻有时捐资建桥的芳名榜,东至社山、东山,西至圆潭、半坑,以及钱坑、金坑等地,方圆数十里。关于龙门桥,有这么一个上京告御状的传说:
明代,鲤湖埠原称湖埔,时为潮阳县辖地,官员萧免臣在此处大肆征缴粮租,南直平寨,东至长美,凡区域内建屋、挖厕等所有用地,均要交税。斯时,富美的富美洋原是榕江岸边一片低洼地,经江水冲积,逐渐可以进行垦荒种植,这一片也被列入收租范围。富美村人不服,屡告不休,而官府并不受理。其时,富美五世李孝烈冒死请命,进京告御状。在旧时,民告官属犯上,所以被先定了死罪。相传,李孝烈毅然将状纸系于头上,接受断头。随后,侍卫建首级和状词呈上皇帝,皇帝观后即派钦差何安逸领圣旨来到富美,昭示:复业自由,并在营盘前龙门桥西侧勒石竖碑,刻李宅粮地界(此碑今存),自此富美免于萧家地税。萧免臣恼羞成怒,谓此官司是鲤跃龙门。此后,这边上所建的这一座石桥便取名龙门桥,原湖埔也在建桥时改成鲤湖埠。

普宁里湖龙门桥坊

匾额“龙门桥”三字,虽无落款,据说是吴殿邦所书。

普宁里湖龙门桥坊

匾额正反面都刻“龙门桥”。

普宁里湖龙门桥坊

柱子上刻了好多捐款人的姓名,虽没有上色,还是看得清很多。

普宁里湖龙门桥坊

龙门桥坊旁的高亮福功德碑。

普宁里湖龙门桥坊普宁里湖龙门桥坊

高亮福功德碑,位于龙门桥头往富美圩方向的右侧墙边,据介绍,原此处有一座寨门,碑位于门楼内,上世纪50年代拆除寨门,功德碑就直接摆露在街铺路边。该碑有小部分嵌在地下,地面之上的高有178厘米,宽75厘米,厚18厘米,镌四行字,左下角有落款:
自妖氛播毒上社,赖有联系保聚,我鲤客秋罹难,幸高公按临,即转危为安,制幛之外,思及勒 石以垂不朽云。高公讳亮福,号玄素,功德碑。龙飞甲午岁端月吉旦,棋盘寨、新地寨、河头寨、新埔寨、新兴寨众同立。□江爰联、黄彬。
查考文献资料,高亮福,号玄素,是广东省潮州府惠来县隆井都华湖村(今华湖堡内)人,是清顺治年间碣石卫参将,是清朝器重的地方武装首领,民间称高三爷,其落户陆丰桥冲沙陂,今沙陂村存其墓。
通常,龙飞几年即指皇帝登极了几年的意思,此处的龙飞甲午,按推断应就是顺治十一年甲午岁(1654)。另外,也有说,龙飞是清初粤东一带苏利义军的年号,于此也是相符。然,苏利军队是与清朝相抵抗者,此处碑刻其年号,也说不过去。
按功德碑中的文字来看,大概是清初之乱,导致里湖圩治安不稳,常有外来侵扰,后来有高福亮率军经此,大破地方动荡的根源,里湖的民众感其恩,而送幛,竖碑,以赞功德。 另外,此间的新兴寨,是指富美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