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汕头历史文化名迹 |
贵屿山,又名后山、东山、桂山、狮子山,是汕头市潮阳区贵屿镇一座充满文化的山,一座小山丘,山上有多处摩崖石刻,其中不乏名人、大家的作品,有南宋诗人朱熹的亲笔题字‘东山天地石’,南宋白玉蟾的诗,明朝进士陈洸、陈江的题字,清朝光绪皇帝亲笔所书的作品等。
今天虽然时不时下着小雨,还是去贵屿看一看,主要是距离不算远。
就在黄石庙后这小山,就是贵屿山了。

山门东山晓色。

回看

右边的黄石庙,黄石庙是一间道家的庙。

黄石庙的左边也有几处石刻,但都是新的。



南天门



仙脚桶

回来黄石庙右边看看,从这边还可以上山去。

这边还有一个很有名的天地亭,供着天地,今天来这也看到很多人来拜。

这些石刻都是新的,不少是复制名家的。






这天地亭香火很旺,旁边那墓为建于民国时的义坟。





原来很多石刻诗刻是复制的。

从这到山上去看看。
一上去才知道,其实山上没什么好玩的,到处都是坟墓,基本上没有路,有的都是走出来的,可以说与网上的介绍那是天地之別。唯有的就是看到一个民国年间的楼阁建于山的最高处。

古树吞石,确是一景。

不好照得太低,旁边都是一排排的墓地,而且这都是没路的,只是看着走过来的。

这石不知道有没有名字,反正是没找到东山天地石石刻。


山的制高点上有一三层楼阁。没有路,是朝着目标走去的。


第三层为亭子建筑。

门匾看不出写什么了。

里面有水泥梯子可上去,内部并不宽,虽说很杂乱,不过还是完好的。

往上看

登高,在第三层看贵屿,东山远眺,东山在贵屿平原上有如盘中一颗明珠;平原一小丘,放目千里远。在这登高赏景倒是不错,就是不知道这阁楼的名字。
如果来这玩,还是觉得要登上贵屿山的这座阁楼上来俯瞰贵屿,那才不枉来贵屿走一趟。
没看到心中的石刻,却找到意外的楼阁,真的是值得啊!

附录网上资料,
贵屿山的传说:
练江中游,一马平川,翠绿如油,在这百里平畴上有三个小山丘鼎足而立,它就是贵屿山、壬屿山和峡山。
提起贵屿山、壬屿山和峡山,还有一段神奇的传说呢。
浩瀚的南海有一座蓬莱山,终年到头云遮雾障,缥缥缈缈,凡人肉眼难以看到。仙山上住南海龙王的女儿龙女。龙女美丽、善良而又多情。她年年月月只同琼花玉树作伴,却找不到一个“如意郎”,因此,实在闷得很。
有一天,龙女扮成村姑模样,身穿青衣素裙,来到练江两岸赏景散心,边走边看,一程过了又一程。忽见江岸有一处沼泽污泥,杂草蔓生,又见人们都在堆土垒丘,钉桩打夯,个个愁眉苦脸。龙女觉得好些奇怪,便走近观看,只见一个身强力壮、粗眉大眼的后生哥,赤着膊,正在搭高脚草寮,累得汗珠成串往下滚。龙女越看越新奇,走到后生哥面前,开口问道:“阿哥,你这是做什么?”
“搭寮哩。”
“搭寮做什么?”
后生哥这才抬起头来,甩了一把汗,然后叹气道:“唉!大姐,因这练江两岸常有灾难!”
“请问练江两岸有什么灾难?”
后生哥说:“都是南海老龙作孽,把练江两岸人民害得好惨啊!”
龙女听后生哥骂自己阿爸,心中又气又奇,追究原因。后生哥告诉她,自己姓黄名石,因为练江两岸地势低洼,一阵大雨就闹水灾,加上练江直通南海,南海常常涨潮,水淹村寨,田园失收,百姓流离,惨不尽言。
龙女听后,暗骂阿爸太狠心。她告别了后生哥,随即来到南海龙宫,请求父王不要下暴雨涨海潮。南海龙王态度傲横,冷冷地说:“东海龙王居四海龙神之首,行云布雨是他的事,与我无关。”龙女只好去向东海龙王求情。谁知东海龙王却推诿说:“练江属南海龙王老弟管辖,兵符雨牌都在他手里,要怎样下雨涨潮是他的权力。”说罢回宫而去。
龙女多番求情,均不获允,免不了终日纳闷,当她想到练江两岸人民深受水灾之苦时,便不顾自己安危,冒死来到玉皇殿前禀奏。不料玉皇大怒,先判龙女私自下凡之罪,下令将她推出斩首。谁知龙女脸无惧色,指责玉皇吃人间香火,却不为民解忧。她将练江两岸灾情详细说完,请玉皇体恤人间苦况之后,便求玉皇赐她一死。不料玉皇受其义胆感动,当殿赦免其罪,命令二郎神挑起两座山,堵住练江入海之处,又命大力神托着一座山,随后助阵。
漆黑之夜,二郎神肩挑二座山匆匆而来。至练江入海口处,忽听鸡啼,二郎神怕天亮,天机泄露,遂将二座山放下就跑,使一座变为壬屿山,一座成为贵屿山。后面的大力神莫名其妙,胆怯心虚,也把托在手上的山随便掷下,成了现在的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