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揭阳历史文化名迹 |
节孝流芳坊位于榕城西马路榕江中学内,为清雍正乙卯年(1735)建造,坐东南朝西北,为四柱三门三层流檐飞脊庑殿顶石坊。此坊是在2015年榕江中学改造校舍时发现,是目前揭阳老城内尚存的两个古代节孝坊之一(另一节孝坊为曾厝祠节孝垂芳坊)。

揭阳老城内的西马路,榕江中学就在西马路的一条巷子里。往里进。

一进到学校操场就看到了节孝流芳坊,

石坊通高约5.6米,第一层四柱同高约3米(基座以上约0.5米因以前填土建平房而埋于地下,东西两柱有各一半露的抱鼓石),明间高阔(通高约4.5米,宽2.32米),两次间狭小(门框约2.24米,宽0.71米,左右次间均设庑殿顶,左次间庑殿顶飞脊已失),明间以门梁分为坊门和坊额上下两部分。坊表第三层为通例圣旨石加庑殿顶形制,高约0.6米,正中石匾原竖刻“圣旨”,背刻“恩荣”二字,石匾已缺失多年,只剩下中空的庑楼。
坊门高约2.7米、宽2.32米,两端为相向的鸱吻造型,鸱吻上端各立一青石狮,垫衬明间的下额枋。下额枋与门梁齐宽,正面有阴刻注文,已剥蚀难辨,只有两端的人物浮雕尚存。

怎么拍都觉得还是不够;好在这时是放假,学校没什么人。

第二层为坊额(上额枋),高约0.6米,庑顶宽约4.2米。坊额(明间上额3枋)与大门内宽等长,正面阳刻“节孝流芳”四字行书,背面阴刻注文,共82字,仅识“孙节妇佘氏……苦节人间三十年……秋彤管……留揭岭……恩荣海内传。时雍正乙卯冬月之吉……湘潭张……”余则难辨。

一条柱子有字,一条看不清。

背面


这个牌坊,比不少牌坊都过得更好。

额枋背面阴刻“旌表监生孙天角妻节妇佘氏”,分上下两行大字楷书;下额枋与左右次间的脊檐齐高,是牌坊第一层和第二层的分界处。
“监生”即京城国子监生员,又称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