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潮阳贞姑坊海田旅游历史文物 |
分类: 汕头历史文化名迹 |
贞姑坊,位于潮阳区西胪镇海田村路边,在进入海田村口即可看到。
右边“恩德亭”,在牌坊前左右各有一亭,书“恩泽重义千秋在,法范良操万古存”,
左边“有成亭”,书 “有志抚孤报万代,成功延嗣启后人”。亭后面是俗称雨亭的海田亭,旧时给过路人休息避雨的地方,再旁边为贞姑坊管理处。
贞姑,具名不祥,世称蔡贞姑,生于明代,年十六时,将嫁于关埠镇玉二村,临走前,其侄父母俱亡,方六岁,哭扯其衣裳,姑不忍,大哭,入房,过良久,在人生中最重要最欢喜最难得的结婚之日,她毅然剪断了自己的秀发,寄与玉二林公子:“抚孤,不嫁,为你守一辈子的寡”,这是对夫君一辈子的忠贞,更是对家庭,对孤儿的一生一世责任。随着时间推移,孤儿最终长大,并出人头地,为海田人的重要祖先之一,贞姑,她用自己一生的幸福,换来了蔡姓的繁华,
这坊看起来与别的牌坊不同,是用花岗岩石做的,应该不是原来的,因为在旁边看到一些似是原坊的石构件,
才子仲安作有一贞姑曲:昔闻北宫婴儿子,养亲不嫁撤还耳,今闻潮阳蔡贞姑终身不嫁——抚孤,抚孤养亲孝相似,贞姑所处教难耳(序)。。。。。。贞姑生长年十六,小少红丝曾系足,椿萱凋谢兄嫂亡,遗有孤儿六岁长,儿未成立姑将嫁,孤儿别姑哭声破,牵衣切切相姑啼,问姑何忍弃孤儿,姑在抚儿免寒饥,姑去饥寒儿仰谁,姑闻苦语娥眉蹙,伶仃蔡氏一块肉,欲留背却鸳鸯檮,欲去谁报孤儿肉,势不两全费心思,金剪一声断青丝,寄与檀郎表结交,今生缘而来生期,洗妆从此持门户,故复权当母是苦,一年一年孤长大,聚妇生儿唤姑语,家人交口誉姑好,宜知姑已垂垂老,白发频添云鬓霜,青春空度红颜蒿,毋复少时美旦堆。。。。。。谁道女子不如男。。。。。。乃知女子知大义。。。。。。
在管理处旁的石构件,有一块断的还剩“恩”字。
这些看起来更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