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普宁云石岩

(2014-05-23 00:53:05)
标签:

历史文化

方唐仁

旅游

云石樵径

云石岩

分类: 普宁历史文化名迹

云石岩位于普宁市大坝镇月窟村(俗称鸭窟寨)的云石岩山,云石岩山海拔160米,诸山环翠,古枫飞丹,中间一峰飞来直插云霄。云石岩建于半山,岩下石阶铺至山下共470级,古称“云石樵径”,上岩必沿石径拾级以登。游客必沿此石径一步一级而上下。岩后怪石嶙峋,林荫蔽日,数声鸟语伴花香,通幽曲径别生妍,更有淙淙泉声响石腹,阵阵清风送荫凉,令人顿生“石径有尘风自扫,桃源无俗月常来”之感。有龙跃虎踞之势,直欲凌云而上,泉于石罅间流出,擅一方山林泉石之奇。游客有“坐石看云起,倚石待云归”之句,写览云石之胜。

云石樵径乃是普宁古八景之一。

云石岩几百年来名闻海内外,香烟不断,游客络绎不绝,与清朝几代官吏的垂青有很大的关系,当然也是有特别之处。

康熙51年的文进士,翰林林景拔初春南巡登云石岩,留下了一首千古流传的诗篇:

峦廻岫倚一重重,

萝蹬风清散客踪;

岩树经春都作态,

涧花迎笑者为容;

卧云石透流泉冷,

席地茵铺碧草浓;

吾意欲凌霄汉上,

数声孤鹤出前峰。

乾隆5年,汤阴县正堂杨世达,岁进士、吏部候选杨有褆,科进士浙江瑞安都府陈谢,兵部推选、守府成元才,等十三名朝廷命官捐资重修后殿和左右两厢房,扩大了云石岩寺的名气,寺院主持释必诚为此在殿前立建庵勒石碑记。

乾隆45年,候选布政司杨世德独资捐建云石岩寺前楼一座,扩大了寺院的规模。

嘉庆年间举人杨北斗专程游云石岩,写下了七言绝句:

曲径幽深别有天,

樵歌暖倡石岩边;

白云满地无人扫,

坐待山僧烹碧泉。

光绪元年,举人黄松年也写下了《云石樵径》的诗句:

万木深从事采樵,

丁丁余韵逐风飘;

盘迂石抱峰千转,

曲折林迴径几条;

一笠白云穿峰顶,

半间红叶下山腰。

行歌互答归途晚,

纤月随人过野桥。

这些诗句传神般描写了云石樵径的奇观。

清朝同治年间,两广水师提督方耀在云石岩寺前厅修建官厅一座,并修石通至棉湖,也为云石岩增添光彩。有些建设就还在有些现在已经不见了。

一代代的清朝官吏、进士、举人对云石岩的关注,使这座名山名刹名扬中外。

在池尾往洪阳的公路边的大坝镇的大坝乡门对面那条进入横山村的路进去,这条路是大坝通向揭西县棉湖的大棉公路,云石岩就在这路边,一直走到月窟村就注意路边的指示牌,在一路口有一招牌指着云石岩的就转进去一直现前即可到达,这路现在还是泥土路。

pic

半路上云石岩大牌坊,上面写着“云石岩”三个大字,这里已经进入云石岩了。

pic

回头看牌坊的背面写着“临济正宗。

在一处路分成两条,靠大坝镇的是从下面一步一步登上云石岩的;靠另一边的就可直达到半山上的云石岩门口。当然,如果想看看云石岩的风光的,还是要走第一条路比较更能感受这云石岩的风光。

这云石岩,现在相对来说是由三处构成的,最前面的天王殿,是去年才进神的;天王殿上面就是中间部分是藏经楼,这个是一处,这为清朝乾隆年间建的,当然,现在是多次修复的了;藏经楼后的大雄宝殿,那就是云石岩最古老的了,而且很多是由石头构成的。

pic

终于到云石岩了,大牌坊正面写着“云石樵径”与对联,这里有人管理的,在里面有一水塔的水是从山上云泉引下来的,很多人来这接水回去用。

pic

牌坊另一面写着“松风水月”。

pic

这就是传说中的云石樵径了,日光点点,几声鸟鸣,微风伴着花香,很是不一样。

pic

在天王殿前往下看这有名的云石樵径。

pic

这就是天王殿了,里面供着弥勒佛与几个天王的神像。

pic

在天王殿后看,从这上去可达藏经楼,以前都是必经之径,现在因另一边也开有门,可以从那边上。

在天王殿旁边的另一条路上去藏经楼。

pic

走新路去藏经楼,回看下面的天王殿。

pic

从天王殿走上从这去藏经楼,不在刚才那上去,从这直入就行了。

pic

在这路边有一条土路去山上的,上面也有很好欣赏的山石景色,不过我只走了一小段就没再往上去。

pic

在这条山路边有几座云石岩圆寂和尚的墓。

pic

很平常的墓。

pic

这门是新开的,主要是方便开车的可以把车开上来,在这进来藏经楼方便些。大门上写着“云石岩”三个大字。

pic

一进门就见到很多碑刻,都是与云石岩有关的。

pic

向里面看,远处那就是藏经楼了。

pic

清朝乾隆年间普宁知县萧麟趾编收的咏普宁八景之云石岩诗。

樵韵丁丁出云石,

云有奇峰石如襞;

山禽惊起绕岩飞,

野鹿嚼花萝径窄。

方经纬

烂柯曾见说当年,

历落今开一径偏;

碧草无花随岸岸,

寒藤有节自芊芊;

时来野鹿闲同聚,

每爱山云更作缘;

莫笑相逢尽肩笠,

高情雅韵太音传。

pic

重修北帝楼引,萧麟趾作的。

pic

新刻的字。

pic

往里进。

pic

那边又有好多古老的碑刻,很多都是与捐钱或重修什么有关的。从那旁边有一石阶下去可到天王殿,还有石碑旁有一个是放生池。

pic

从这下去可到天王殿。pic

下来看了一下,前面那建筑是天现殿。云石岩的照壁,回光返照。   在左右两侧,还题写着六祖慧能、神秀二人的经典作偈。

pic

下来回看,大门上写着“云石岩”三个大字,这门显得有些古老。

pic

碑刻。

pic

碑刻。

pic

碑刻。

pic

从另一边再照。

pic

登到上面去,在这埕上有一副官旗灭与一个石塔。

pic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重开山云石岩,七世祖具戒比丘存敬蔡公塔
,乾隆甲子年重修。

永同磐石固,远德结岩定。

此塔为三层八面,高3.1咪,每层每面各为一块梯形石板,塔座省去,塔刹小葫芦形(系近年重修)。

据资料载,蔡存敬为云石岩第七代主持僧。

pic

近看藏经楼。

pic

云石岩藏经楼的大门。

如前文所述,门上“云石岩”三字为乾隆十一年(1746年)书。

而另,有落款:棉湖石明一喜敬,棉溪杨文宣题。

藏经楼供着准提菩萨。

pic

门边又一石刻

云石古寺传万代

保护文物众有责

癸巳年初秋王玉发书

广州军区副政委兼广州空军政委王玉发中将题

pic

藏经楼前的井,这井水引自云泉,而云泉就保护起来,不给人私自进去接水;每天都有很多人提着大瓶小瓶来这装水带回去用。

pic

在藏经楼前回看,前面是天地亭,那红色屋顶是天王殿。

pic

从藏经楼旁的巷子到后面去,最里那就是云泉了。

pic

在旁边看云泉屋与“云石樵径”石刻。pic

房门上写着“云泉”二字。云泉现在给保护起来,进不了只能在外面看,不过这泉水就用水管引到藏经楼前的井里。

pic

云泉

源源涌出的泉水,是泡功夫茶的上乘之水,一天都有很多人来装这水带下山去用。

pic

向上看榕树与石头联在一起。

pic

云石樵径

云石樵径石刻,沿着这条石径上去就可到云石岩最古老的建筑了,从这到上面主要都是由石头构成与筑起的。

pic

榕石

在石径边云泉上面榕石石刻,榕树与大石在这溶为一体。

pic

榕树的根盘在大石上,有如群龙夺宝。走上“云石樵径”后的石阶,便来到了大雄宝殿下的阳埕。要上去大雄宝殿,还得再上石径才能到达。

pic

回看来时的路,古老就是文化的传递。

pic

从这石径上去可到大雄宝殿,看到的那扇门是通往后山的,那里又是一番景象。

pic

这里就是云石岩的最古老建筑--大雄宝殿了。

pic

大雄宝殿墙上的碑刻。

pic

都是关于重修与捐钱的。

pic

云天佛国

在大雄宝殿前的边上有一大石刻着云天佛国四个大字。

pic

大雄宝殿的正面。



 image  

image

 

pic

从后门到山上去,

pic

这里的石头形状各异,

pic

在石头上走着,感觉就是不一样。

pic

pic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