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凉州朝议大夫普宁秀才历史文化 |
分类: 普宁历史文化名迹 |
在普宁市洪阳镇古份村有一座府第式建筑--朝议大夫第,村里人叫太府。
很小的时候就知道了,虽然不知道是谁的,只知道是村里一个当了大官的人建的;不过没有进去看过,因为这太府的后代早就不在里面住了,太府里的房子也倒塌了很多,没几间是完整的了。
长大后查了一些资料,才知道原来这太府是村里一先人方仰欧公的府第,不由让人心生景仰,更想去看一看这残破的太府,看一看那庐山真面,也更加想了解这位从政当过凉州府知府、从商又成为引领潮汕进入电灯时代第一人的人的故事,所以除了在网上查一些,还有一些就是听村里老一辈的人说的。
从池尾往洪阳方向走,在古份村口大路直入,一直就到村委前面的大灰埕。

村委后面

在大灰埕向东面走,一百多米就可见一寨门,那是古份的老寨子,太府在寨外,与老寨隔一条小路,在那也能看到一处比较大型的建筑,那就是太府的西面与北面了,房子破久那是太府的后包厝,都分给别人住了,走在旁边往里看,好多房顶都没了。

站在东北角看北面墙。

看东面墙。往前走就到太府的大门了。

这大门,已经残破,看不出以前的样子了。

由大门进去,里面有一座主座建筑--朝议第,朝议第的前面是一个阳埕,这主座建筑里的房子都没房顶了,里面长满了杂草,就只大门上依稀可见的朝议第三个大字在诉说着主人当年的辉煌。本来想照多几张相片,唉!到处是杂草,都不知怎么找个地方照,在阳埕上有一照壁,上面画有一只蹲着的麒麟(这照壁上画麒麟也是要有条件的,你如果没那个条件,在祠堂或府第的照壁上画麒麟上去,那别人还取笑你呢。而麒麟蹲着的比那站着的,相对来说是级别更高。)。不过旁边长了很高很密的杂草,挡住了,这很久都没人打理过了。而太府,除了主建筑朝议第外,还有左右各一从厝,后面又有一厝包。
这建筑,现在只能在诉说着当年的盛况了,如今留下的是残破。
方仰欧(1842-1926),字碧秋,号绍修,洪阳方氏始祖濂溪公之二十世孙。甘肃凉州府知府。出生於清道光二十一年辛丑。同治元年(1862),以学优考中秀才。后受聘於方氏祖祠奉先堂后的书斋(现为太祖厅)任教。曾经想教书肓人以传承儒家文化,当看到国家积贫积弱内忧外犯,更激发了他内心深处的报国梦,后放下手中的教鞭游学他方,光绪丙子岁(1875),甘肃省凉州府大旱,民不聊生。仰欧公暂代署知府之职。同时上报朝廷,方仰欧拟定治凉之策:一面呈请朝廷开仓放赈;一面教民种植耐旱早熟作物,介绍南方种植甘薯方法,民赖以生。越明年,天降喜雨,年岁丰稔,凉州大治。朝廷嘉其功,钦封四品朝议大夫(四品),署凉州府正堂。公于凉州连续任三任知府,第九年任满,当地乡绅联名上书恳留,朝廷特许延任一年。
公元1905年,方仰欧与方廷珍在汕头合资创办了昌华电灯公司,从德国购进2台直流蒸汽发电机组发电,装机容量140千瓦。成为引领潮汕进入光明时代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