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都昌老爷庙介绍

标签:
杂谈 |
位于多宝乡龙头山首,与星子县隔河相望。旧为龙王庙,建庙久远。该庙基以花岗石条堆砌7米高,右侧有阶梯曲折而上,庙群总面积为600多平方米,分主庙、龙王殿、同仁堂、大小客厅、厨房6部分,附属建筑分布主庙两侧。主庙面积为300多平方米,高9米,面宽14.2米,进深26.8米,系穿斗与架梁式混合结构,共52个立柱。
庙内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部为正殿,中部为游楼,下部为万年台.庙内门窗梁坊雕刻花纹并涂以丹漆。殿内有“定江王”塑像。庙的两侧墙壁嵌有石碑2块,右为“鼎建左蠡元将军庙记”,左为“加封显应元将军庙记”。正殿前有方形花岗岩石立柱,上阴刻对联,上联是“数百年庙貌重修偏颂吾王功德”,下联为“九万里威灵丕显顿平蠡水风波”。庙门平台两侧有石狮1对。庙后有朱元璋“点将台”和“插剑池”遗址。庙左岩上有“水面天心”摩岩石刻,相传为明太祖朱元璋题。据旧县志记载,清康熙二十二年,嘉庆十五年和光绪辛已年,对此庙进行过三次维修和扩建。光绪辛已年改称“定江王庙”,群众把王爷称老爷,故后人一直称此庙为老爷庙。民国27年遭日寇炸毁,民国35年由僧人在来往船商捐助下,按光绪时模样重修。1983年县政府又进行了修缮。为省级保护文物。
定江王传说 传说朱元璋大战鄱阳湖,在康郎山一仗失利后,坐着小船向鄱阳湖口的老爷庙方向隐退。陈友谅率领战船,随后紧追不放。他追呀赶呀,眼看要追到老爷庙边,忽然船的前方有个像小船样的大头鼋浮出水面,拦住去路。陈友谅命令侍卫对着大头鼋猛发一箭,大头鼋躲过恶箭,转眼下沉。它钻到陈友谅坐的船底下,紧紧贴住船底不放。这一来,陈友谅的船前不能进,后不能退,死死地呆在湖中,陈友谅以为是大船搁浅了,忙吩咐水手用竹篙猛撑,谁知战船在湖中像生了根一样,一动也不动,看着朱元璋的小船又渐渐远去,这生擒朱元璋的大好时机将要错过。陈友谅心中十分焦急,便举起令旗一挥:“炮轰!”这一炮正好打在朱元璋的船尾,朱元璋的小船顿时燃起大火,漏水下沉。正当这万分危急的时刻,大头鼋翻波逐浪,向朱元璋的船迅速游过来。朱元璋便双脚一登,跳到大头鼋的背上。大头鼋迅速张开四足踏波排浪,一下子游到老爷庙边。
陈友谅只好望着朱元璋逃去,悲叹道:“这不是我的失策,而是神灵有意相助朱元璋!”这时,左右的人见陈友谅愁眉不展,就献计说:“大王,这是鄱阳湖里的大头鼋,老爷庙里的鼋将军显灵,不如去到庙里烧香朝拜,祈求它助战。”陈友谅一听,气愤地说道:“我是鄱阳湖上的大王,怎容孽种与我为难?我要拆毁它的庙宇叫他无处安身!”。
大头鼋深知陈友谅不仁义,决意要为朱元璋助战到底,于是变作一道人,来到朱元璋的帐前。朱元璋连忙起身施礼,问道:“仙师来此有何见教?”大头鼋说:“陈友谅要拆毁庙宇,活擒将军,引得天怒神怨。我愿助你一臂之力,打败陈友谅。”朱元璋一听喜从天降,忙说:“仙师有何妙计?”道人说:“请将军随我来。”
朱元璋随道人来到湖边,只见道人“噗通”跳入水中,化作一只大头鼋。大头鼋稍一停,便引颈一点头。不多一会,只见千百只大头鼋聚游过来,黑压压摆满了一片湖面,拥着那只领头的大头鼋,一齐向陈友谅的战船冲去。陈友谅见如此一大群大头鼋涌来,心中惊疑。忽然,只听得船底嗡嗡作响,继而船底穿了洞,湖水涌进,快逃命。待他逃出去回头一看,只见他的战船一艘艘全沉入水中,将士们纷纷跳水逃命,又被大头鼋一口一个吃进肚里,陈友谅惨败了,朱元璋平安地度过了一场大难。
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重修了老爷庙,赐封“鼋将军”为“定江王”。
老爷庙介绍
都昌老爷庙内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部为正殿,中部为游楼,下部为万年台.庙内门窗梁坊雕刻花纹并涂以丹漆。殿内有“定江王”塑像。庙的两侧墙壁嵌有石碑2块,右为“鼎建左蠡元将军庙记”,左为“加封显应元将军庙记”。正殿前有方形花岗岩石立柱,上阴刻对联,上联是“数百年庙貌重修偏颂吾王功德”,下联为“九万里威灵丕显顿平蠡水风波”。庙门平台两侧有石狮1对。庙后有朱元璋“点将台”和“插剑池”遗址。庙左岩上有“水面天心”摩岩石刻,相传为明太祖朱元璋题。据旧县志记载,清康熙二十二年,嘉庆十五年和光绪辛已年,对此庙进行过三次维修和扩建。光绪辛已年改称“定江王庙”,群众把王爷称老爷,故后人一直称此庙为老爷庙。民国27年遭日寇炸毁,民国35年由僧人在来往船商捐助下,按光绪时模样重修。1983年县政府又进行了修缮。为省级保护文物。
http://www.duchang.gov.cn/lydc/lyjd/201010/W020110316594046301121.jpg
都昌老爷庙门楼
都昌老爷庙的传说
让船老大胆战心惊的老爷庙水域
“风暴随时都会袭击过来。”今年51岁的张小金在老爷庙水域已经有20年的打鱼生涯,他与附近所有的船老大一样深谙此道,不管渔船行驶有多远,时时都要警惕湖面的每一个细微变化。
“我很清楚地记得是在2001年的冬季,原本很正常的湖面突然间变天,大风一下子刮了起来,湖面上的浪涌凶猛,船舶赶紧往岸边靠拢,有一艘安徽省的运沙船装满了沙子,船的一头很快就沉了下去,然后整艘船全部沉没,风平浪静之后大家立即营救,但那一次还是有人死去。”类似沉船事件的恐怖瞬间,在老爷庙水域的船老大们大都曾经亲身领教过。
据有关资料记载:1973年10月14日,星子船舶修造厂机动货船在老爷庙水域沉没,死亡13人;1985年3月15日,一艘载重25吨,编号“饶机41838”号船舶,凌晨6点30分在老爷庙以南约三公里处沉没;仅从1960年以来,这片水域就有100多艘船在这里沉没。
但即便是拥有近50年沙船航运经验的王方任老人依然感到迷惑,“一般大风暴来临前都可以看出来,奇怪的是,这里的风暴眨眼间就来,而且风暴过程大都只有十几分钟,过后立刻恢复平静,就跟没事发生一样。”
风暴毫无征兆的逞威方式,让船老大们言语间充满敬畏,即使记者身前这片水域正处于枯水期,湖水甚至退到有史以来最浅,船老大渡湖时仍然提心吊胆。此时,湖畔传来阵阵鞭炮声,张小金说那是满载而归的船夫在祈求平安,祭拜老爷庙已为船老大们约定俗成。
狭管效应造就罕见大风区
当乘坐渔民的渔船,缓缓地驶向老爷庙水域,刚刚进入中心湖面,原本平稳的船身开始不停地摇晃。江风呼啸而过。实际上,以水营生的船夫们对于都昌老爷庙水域有着最切身的感受,对于沉船事件,他们把矛头不约而同地指向了风,却多年以来都无法明白大风起因之谜,于是关于老爷庙水域起风长期披着神秘面纱。
“从1984年开始,省气象局气科所组织人员对这个怪现象进行彻底调查,我们县气象局协助工作。”今年58岁的都昌县气象局原局长陈茂寿从那时起,就一直参与了研究,经过在老爷庙、星子县、松门山三个观测站的长期观测,结果表明老爷庙水域是鄱阳湖的一个少有的大风区,一年365天中就有163个大风日,也就是说每3天就会发生一次8级狂风;而且都昌县年平均风速在2级左右,老爷庙水域的风速却达到5级左右,足足大了3级。
对于附近的船老大而言,都昌老爷庙平静的湖面暗藏杀机
虽然风力之强的说法得到了解释,但同处于鄱阳湖地区,为何只有老爷庙水域的风力如此强劲呢?为何到了这里风力就会大了3级呢?“专家们在研究老爷庙的地理位置时有了惊人发现,鄱阳湖的北端是一条狭长的水域,老爷庙正是处于这个狭长水域的最南端,巧合的是,老爷庙水域的宽度只有3公里,是整个鄱阳湖最窄的地方,这里等于是一个狭管,只要一二级风到了这里立刻就会变成五六级大风。”聂秋生说。
更可怕之处在于,海拔1400多米秀丽庐山成了制造大风的元凶,其南部正好延续到老爷庙的西面结束。与此同时,鄱阳湖地区一年中多盛行北风,当气流自北南下时,庐山庞大的身躯就像一座屏障挡住了风的去路,一部分气流只能从庐山东南面的山峦绕过,气流从这里聚合在一起,顺着狭管流向宽度只有三公里的老爷庙水域时,风力和风速顿时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威力,当以往的帆船在此遭遇风劫后,其处境之险可想而知。
从事地质打井的专家韩礼贤在老爷庙水域附近工作了将近40年,他说,“鄱阳湖是一个完整的水系,江西省赣、抚、信、辽、修五大河流的水从不同的方向,汇入鄱阳湖,水流流入宽广的湖面时,流速缓慢,但进入狭窄的老爷庙水域后,流速就会随之加快,所以老爷庙水域表面上看似平静,只不过底下异常强烈的暗涌被掩盖住了。”
难道是由于水流方向的混乱,形成了漩涡后使船只颠覆吗?当有人将这种说法提出时,并未得到赞同,渔民也称,根据他们的经验,漩涡在一般的河流中都存在,影响并不是很明显,更别说将数百吨的船舶掀翻湖底了。那么,使船舶顷刻颠覆的元凶到底是什么呢?
“当时恰好有地矿部门对老爷庙水域进行了航拍,结果令人大吃一惊。”江西省地质调查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马振兴也参与了老爷庙水域的研究,他说:“通过地质小组低空拍摄的彩色红外航空照片,发现老爷庙水域底下居然存在一个巨大的沙坝,长约2公里,呈东西走向,正是因为这个沙坝的存在,阻挡了席卷而来的水流,在湖水底部形成巨大的漩涡,这些漩涡对船只最终造成了致命一击。”
在这张航拍照片中看到,沙坝大约占老爷庙水域总宽度的三分之二,可以预料的是,一旦船舶在风暴困境当中,又遭遇了底下沙坝的漩涡攻击波,船老大们想要逃生难上加难。
http://www.duchang.gov.cn/lydc/lyjd/201010/W020110316594047014671.jpg
(航拍惊现湖底巨大沙坝)
红外航空照片上显示老爷庙水域底下居然存在一个巨大的沙坝,长约2公里,呈东西走向,正是因为这个神秘沙坝的存在,阻挡了席卷而来的水流,在湖水底部形成巨大的漩涡,这些漩涡对船只最终造成了致命一击。
水域深层还有暗河吗?
谜底在哪里?现代科学家对此都不能做出绝对把握的回答,不过推测性质的假说颇有一些。
认为地球迄今还存在着地球形成时期的原始气体,会因地壳运动释放出来。它的上升会减小水的浮力,造成船只下沉;会在空气中造成局部缺氧,使发动机无故熄火;甲烷气体浓度高达一定程度时,可能发生爆炸,造成船舶失事。
尽管在当地海事部门,无法找到此年代久远事件的官方记载,但当地居民依然言之凿凿,表示确有上千吨的货船沉没湖底,却“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而且有潜水员来到这里打捞,什么东西都没捞到。”张小金说。
那么这些失踪的大型货船真的是消失不见了?还是躲在某个角落?韩礼贤在老爷庙附近长期打井的过程中,一直在探索这个问题,当他发现当地有一些石灰岩后,便立即将此与失踪沉船联系了起来。
“石灰岩极易溶于水,所以我认为水域下方存在溶洞,甚至是暗河,而失踪的货船极有可能通过暗河流到了长江。”韩礼贤正在撰写该课题的论文,根据多年经验以及精密的推算,他认为,由于老爷庙水域是五条河流集合地,水流带来大量的流沙,每年沙粒淤积量达到1120万吨,再经过日积月累的演变最终将溶洞与暗河掩盖在深处。
但争议仍然存在,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的马振兴表示,根据地质队在老爷庙附近的钻探工作,发现老爷庙附近虽有少量石灰岩,但更多的却是硅质岩,水对其难以产生溶解作用,无法发育大规模的溶洞,“目前我们只能说不排除溶洞、暗河这种推测。”
来自都昌县海事部门的说法是,随着船舶质量的提高和风暴预警机制的推行,船舶沉没的事故正在逐年减少,即使有船舶沉没也可以及时打捞上来。
而只有未解的悬疑继续神秘,等待着更多的人来解开真相,如同风力之谜被破解之后,老爷庙区域即成为首批纳入国家风电建设规划的项目,这让鄱阳湖百慕大的恐怖水域为人们带来一丝丝出乎意料的欣喜。